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2/3頁)

孫權點點頭,“公瑾說得有道理,更重要是我們現在國力困乏,也無力造大船,如果曹操南攻,九百石戰船一樣可以阻擋曹軍渡江,而且十年內我們也無力再西征,造大船其實也無用,這一條我答應了。”

眾人又沉默了,孫權看了看張纮,他發現張纮似乎有什麽話要說,便道:“張長史有什麽話盡管明說,事到如今,我們應該沒有什麽顧慮了。”

張纮苦笑一聲,“微臣不是有顧慮,只是想法還不太成熟。”

“不妨說說看!”

張纮沉吟一下道:“微臣在揣摩劉璟的心態,從他不計條件放回五萬多戰俘,微臣就感覺他其實並不想徹底削弱江東,他還是希望江東能和他結盟,共同對付曹操,但他又對我們不太放心,同時他也擔心對內不好交代,所以只放回士兵,而不放回大將。”

“長史說得很對!”

張昭也點頭贊同道:“確實是如此,否則無法解釋劉璟為何放回戰俘,他其實是在暗示我們,一切都可以談,那麽我們就可以把握住劉璟的深意,最大限度的維護江東的利益。”

孫權卻呆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這麽深,他還以為劉璟放回士兵是為了收買人心,現在他才明白劉璟的深意,使他不由有些慚愧,他又問周瑜,“公瑾覺得呢?”

周瑜沉思良久道:“我也贊同長史的見解,而且我聽說曹操已經從樊城和新野撤軍,將數十萬石糧食留給了荊州,再加上赤壁和江陵所得,荊州現在應該不缺糧食才對,我們其實可以用別的東西抵償糧食,這樣,就解決了我們自身糧食不足的困苦。”

張昭和張纮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生鐵!”

孫權忽然反應過來,趙雲為什麽駐兵在歷陽,不就是為了歷陽的鐵礦嗎?他一拍額頭嘆道:“我真的笨了,荊州的鐵礦一直就是依靠我們,我們有足夠多的生鐵,用粗鐵坯代替糧食,減輕我們眼前之困,這一條的困境就解決了。”

“可是生鐵是戰略物資,給荊州是資敵啊!”張昭還是有點擔心。

周瑜搖搖頭道:“軍師多慮了,據我所知,荊州已經在綠銅山一帶找到了大鐵礦,只是礦品沒有我們的好,就算我們封鎖鐵礦輸出,對荊州也影響不大,況且既然答應開放貿易,鐵礦也封鎖不了,給他們生鐵不會有什麽戰略影響。”

“公瑾說得有理,其實相對生鐵而言,糧食才是我們的命脈,用生鐵換糧食,我認為可行!”

孫權肯定了周瑜的這個方案,雖然張昭還是覺得有點不妥,但他也一時找不到更好的方案,便沉默了。

這時,魯肅在一旁道:“關於解除內河禁之事,我和劉璟專門談過,他認為這一條是雙方互利之事,荊州也會同樣向江東放開內河禁,他說這不是什麽苛刻條件。”

“可是子敬想到開放內河禁後果嗎?”

張昭有些不滿道:“江夏錢一出,橫掃江東,一百江夏錢可以換一百五十江東錢,如果放開內河禁,我們的民間物資將被江夏掠奪殆盡,江東何以自保?”

魯肅連忙道:“這個問題我也向劉璟提出過,他建議我們調整鑄錢配方,采用和江夏錢一樣的銅料,這個問題就可以逐漸解決,關鍵是開放內河禁可以促進貿易和手工作坊的發展,對雙方都有好處。”

張纮也贊同魯肅的建議,“其實子敬說得不錯,江禁、海禁放開,就算荊州商人不深入內河,江東商人也一樣會深入鄉裏收購各種物品,去換取江夏錢,內河禁並沒有多大意義,關鍵是錢要統一,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江夏錢控制,子敬說得很對。”

孫權沉思片刻道:“內河禁這個可以放一放,讓更多大臣參與討論,關鍵是土地問題,這才是讓我難以交代的大問題,現在荊州要割走蘄春郡和豫章郡,還有彭澤湖,這些都是父兄留下的基業,在我手上丟失了,我怎麽面對父兄?怎麽向江東父老交代。”

說到這,孫權長長嘆息一聲,其實他更擔心的是內部分裂,如果出現裂土分疆的後果,他在江東內部會遭遇空前的反對和質疑,孫賁便順應民心、軍心,在宗祠廢掉他的江東繼承權,另立新主,就算他不會束手就擒,但江東也會大亂,從而造成分裂,這是孫權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一幕。

所以解決蘄春和豫章的土地問題,是這次談判的重中之重,他滿眼期待地向眾人望去。

在土地問題上,張昭考慮得最多,他也很現實,知道該如何取舍,他對孫權道:“現在四郡都在荊州手中,劉璟若一郡都不肯歸還,我們也毫無辦法,微臣的意思是,先收回廬江郡和九江郡,至於蘄春郡,它和江夏隔江而望,對江夏威脅太大,估計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其實對我們損失也算不大,就給江夏,彭澤湖也可以給江夏,關鍵是豫章郡,微臣想了很久,或許有一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