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

江陵,這裏是南郡郡治,位於長江北岸,是荊州僅次於襄陽和武昌的第三大城,城池周長三十余裏,人口十余萬。

由於過去十幾年間荊州和交州經常作戰的緣故,江陵成了荊州軍的後勤重地,劉表在這裏儲存大量的糧食和軍資。

也正是因為南郡的戰略地位重要,劉表才讓長子劉琦坐鎮南郡,但劉表怎麽也想不到,由於他長子劉琦的懦弱,最後南郡成為了劉備的嫁衣。

雖然劉備實際上掌控了南郡,但名義上南郡還是劉琦的領地,劉備名不正言不順,這也是劉備最大的煩惱,不過諸葛亮的到來,這個煩惱便迎刃而解。

諸葛亮勸劉備擁劉琦為荊州牧,冠以虛名,劉備則以豫州牧之職兼任南郡太守。

同時,劉琦封簡雍為宜都太守,孫乾為武陵太守、糜竺為衡陽太守,劉封為建平太守。

這樣一來,劉封所擁有的南方五郡,便悉數被劉備實際控制,這個去虛就實的方案令劉備大喜,當即任命諸葛亮為軍師,龐統為副軍師,兩人共掌軍務。

郡衙官房內,劉備和諸葛亮在商議荊州大計,諸葛亮成為劉備幕僚不過才三天,很多腹中之策都未一一告之劉備。

但諸葛亮第一個去虛就實之策便解決了劉備無名無份的煩惱,令劉備對他刮目相看。

此時劉備心中更是急切,他征戰多年,屢遭挫折,以至於對大局,對自己前途都混沌不清,他急需一盞明燈替他照亮前途。

不可否認,龐統也極有才華,劉備放棄新野,南下南郡便是龐統的建議,龐統還勸劉備北上抗曹,謀取荊州名望,割據南郡,和襄陽、江夏形成三足鼎立。

這些方案雖然都很不錯,但劉備總覺得還差點什麽,確切說,這些建議只涉及眼前,但對於未來卻沒有什麽意義,現在劉備更想看清自己未來的前途。

諸葛亮身著細麻寬袍,頭戴蓮花帽,手執羽扇微微笑道:“我的計謀分為近、中、遠三策,近策為立名之策,劉琮雖據襄陽自立為荊州牧,但他未得天子承認,名不正言不順,若皇叔搶先讓朝廷承認琦公子為荊州牧,那江陵就是荊州州治,我們才是荊州正宗,這樣一來,將來琦公子讓位給皇叔,取荊州就名正言順了。”

諸葛亮一席話說得劉備連連點頭,但他還有顧慮,遲疑著道:“恐怕曹操不會讓我如願。”

諸葛亮又笑道:“漢廷可不是曹操一個人的朝廷,反曹勢力依然存在,我聽聞皇叔和孔北海關系親密,不如寫封信請他周旋,此時曹操遠征未歸,只要孔北海有心相助,就有七成的把握成功,只是事不宜遲,必須立刻派人送信去許昌。”

劉備欣然答應,“我聽從先生之言,會立刻送信,先生能否再告之中策?”

諸葛亮取出一幅地圖,在小桌上攤開來,對劉備道:“我的中策便是安身之策,如果亮所料不錯,曹操在解除後顧之憂後,必然會大舉南下,我聞曹操在鄴城北挖掘玄武池,要求三個月內必須完工,這就是為南征做準備了,最遲明年,曹軍必然南下,那時不僅襄陽難保,南郡也將是覆巢之卵,皇叔有沒有考慮過退路?”

劉備雙眉緊鎖,這就是他最擔心之事,曹操大軍南下,怎麽可能放過他劉備,那時他該怎麽辦?

劉備知道諸葛亮腹有良策,連忙躬身道:“請先生教我!”

諸葛亮一指南方交州之地道:“交州多瘴氣,山高林密,曹軍是北方之軍,必不敢南下,我勸皇叔在交州選一戰略要地,築城積糧,作為退路,若曹軍南下,皇叔可兵分兩路,一路退往交州,另一路則退往長沙,和劉璟、孫權結盟,共抗曹軍。”

劉備沉思片刻道:“我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借他一地屯糧問題應該不大,但我有武陵郡,武陵郡之南便是荒蠻之地,人口稀少,瘴氣遍地,在武陵郡築城便可,為何還要退去交州?”

諸葛亮搖搖扇子笑道:“狡兔有三窟,若劉璟和孫權被曹操所滅,我們便可以趁勢取交州為根基,尚有復興之機。”

“如果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呢?”劉備又急不可耐地問道。

諸葛亮眯眼笑了起來,“那就是我的遠策了,如果是那樣,我們可以再爭荊州,同時攻下巴蜀,皇叔以巴蜀為根基,北取漢中,圖謀關中,那時皇叔和曹操的鼎足之勢成矣,可爭天下。”

諸葛亮的一席話令劉備如夢方醒,以巴蜀為根基,北取漢中!劉備自言自語念了幾遍,他的思路漸漸變得清晰起來,這麽多年來,他第一次有了明確的戰略目標。

他立刻在地圖上找到了建平郡,這裏便是進入巴蜀的三峽要道,這時,諸葛亮微微笑道:“我建議讓封公子駐守巫縣,囤積糧草,並部署重兵,為將來西進巴蜀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