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安內攘外(第4/14頁)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史朝義嘴裏始終重復這句話,直到他將脖子伸進他親手打的那個死結套中。

……

廣德元年(763年)正月二十六日,史朝義在溫泉柵的密林中自縊身亡,這也意味著歷經八年的安史之亂被徹底平定。

在史朝義身亡之後,那幾百名胡兵走出林外向唐軍投降,李懷仙命人割下史朝義的首級送往京城長安。

正月三十日,史朝義的首級終於擺在了李豫面前,那一刻李豫流下了興奮的淚水。

八年來,山河動蕩,流民失所!

八年來,很多人獻出了生命,更有很多人沒有親眼看到叛亂的平定,而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但今天,勝利真的到來時,所有人都心潮澎湃,很多人載歌載舞、鼓掌相慶。

這其中,也包括遠在長安城千裏之外的一個人。

當這個人聽到史朝義自縊身亡,安史之亂被徹底平定時,他赤著雙腳從屋子裏興奮地跑到院子裏,然後跪在地上,眼含熱淚地雙手托天大聲高喊“蒼天開眼”。

然後,他又徑直跑回屋內,提起筆來記錄下那一刻他興奮的心情,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個人就是我們前邊多次提到的,千百年來被人們冠以“詩聖”頭銜的杜甫。

千古詩聖

杜甫,字子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有一千四百余首詩被保留到今天,其精湛的詩藝,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影響深遠,備受推崇,其詩被稱為“詩史”,他被世人尊為“詩聖”,與另一位盛唐大詩人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出生於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大唐的黃金時代開元盛世中度過的,沐浴在盛世榮光中的杜甫和李白具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當上宰相,然後“致君堯舜”。

事實上,杜甫和李白的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浪跡天涯、經歷坎坷、不受重用等,但唯一不同的是,李白生前名聲已經響遍大江南北,而杜甫生前則是默默無聞,甚至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時間內,杜甫依然不為世人所重視。

不可否認,杜甫是個偉大的詩人,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尤其是安史之亂爆發後,他寫了很多揭露安史叛軍暴行以及同情無辜百姓的詩歌,但杜甫同樣具有致命的弱點,而在我看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杜甫的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舊唐書•杜甫傳》記載:杜甫性格褊狹浮躁,沒什麽氣量,憑著恩情放縱不羈(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

《新唐書•杜甫傳》記載:杜甫曠達不拘禮俗,又不自我約束檢點,喜歡談論天下大事,調子雖高卻不切實際(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從上述兩條記載來看,杜甫實際上並不像他在很多詩歌中所寫的那樣,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華,可以協助皇帝再造淳樸的民風,說得通俗點,杜甫不具備“宰相肚子能撐船”的氣量,他的可控世界只是宣紙上的妙筆生花。

透過他一生的經歷來看,在很多關鍵時刻,杜甫的性格是制約他發揮政治才能的最關鍵因素,以致一生落寞不得志,只有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十六歲之前,杜甫基本是在漫遊生活中度過,只在二十四歲那年參加過一次科舉考試,那一次他並沒有將考試放在眼裏,算是小試牛刀,所以沒能考上。雖然他的志向是登科致仕,但在年輕的杜甫看來,以他的才能只要稍加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肯定會一舉中第,所以此後的很多年裏,他並不急於參加考試,他要走遍名山大川,擴寬視野,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厚度。

那時他的足跡踏遍了江南錦繡之地和燕趙雄渾的山川,甚至為未能飄洋過海到日本而遺憾。在漫遊生活的那段時間裏,杜甫裘馬輕肥,呼鷹逐獸,快意非常,進取心十足,並自信滿滿,堅信自己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裏,在政治上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一點,從他的那首《望嶽》便可以看出: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杜甫借著登上泰山最高頂的雅興,表達了自己敢於攀登人生頂峰的偉大抱負和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與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