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開戰決策的秘密:最後的禦前會議

第一次禦前會議:決定對“獵取拳民行動”反擊

這是一次高層擴大會議,數了數,在《清實錄》上留下了名字的就有71位,估計總人數應該超過百人,在京的王爺親貴、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六部九卿等都來了,隊伍一直排到了殿外。

會議由慈禧宣布開始,針對目前緊張的局勢,圍繞要不要與洋人開戰和對義和拳又怎麽處理這兩大關鍵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直在直隸“拳民中間”的軍機大臣剛毅已經緊急趕回來開會了,他以自己的“親身見聞”向慈禧報告:拳民不僅忠心可用,神術也可用。朝廷的軍隊和拳民一起去抗洋,還怕什麽?載漪、載勛、載瀾等齊聲附和——端王集團,此為主戰派。

反對的也不是沒有。太常寺卿袁昶,這位是個傳統的漢族士大夫,對洋人洋務認識的過程類似於張之洞,早年也是排斥,後來有了了解和親身體會後,轉而支持洋務,既然要學習洋人,就要謹慎開戰。

禮部侍郎許景澄,他曾經擔任清國駐歐洲公使多年,還是大清為數不多的學過國際法的人,見過外面的世界,就知道這仗跟洋人沒法打。

兵部漢尚書徐用儀,他是管兵部的,知道朝廷勝算不大。

另外還有兩位滿大臣:內閣學士聯元和戶部滿尚書立山。聯元是專門在書房裏搞學問的,他有個女婿(壽富)在戊戌變法期間看了康有為的很多書,聯元又深受女婿的影響,於是他的學問也搞到康有為那裏去了,跟袁昶一樣覺得不能徒弟打師傅。而立山是戶部滿尚書,管銀子的,自己的生活也比較奢侈,興趣愛好中除了喜歡逛八大胡同,還喜歡很多西洋玩意兒,思想本來就“崇洋媚外”。

此五大臣,稱得上反戰派。

奕劻和榮祿呢?他們是心裏反戰,又怕得罪端王集團的低頭不說話派。

“為了我大清江山”的口號聲在大殿裏此起彼伏,這是主戰和反戰兩派唯一出奇一致的地方,反正不管你有什麽觀點,爭到面紅耳赤時都要這麽嚎一次。

慈禧又悲劇了,其實“開會”這種事情對她來講是比較罕見的。平日雖然也有朝會,但那不叫開會,那叫宣布她的決定,作為一個從基層奮鬥到權力之巔的人物,慈禧同志辦事的風格一貫都是獨斷專行,在重大決策上很少向其他大臣尋求幫助,不管是拍拍腦袋還是冥思苦想,很多決定都是她獨自做出的。之所以想起“開會”,一是因為希望群策群力,看能否形成一個集體決策,而慈禧更加知道,無論什麽樣的決定,都是艱難的,只有形成集體決策,將來的後果,也才能由集體來承擔!

看來,大家都比較喜歡吵架,而忘記了還需要一個決定。

慈禧只好自己來,即使是大敵當前,對於端王集團極力主張的用義和拳抗洋,慈禧仍然是深深懷疑的,她的態度是“先試試看”,聊勝於無,死馬當作活馬醫,她指示軍機處:“即著責成剛毅、董福祥,一面親自開導,勒令解散,其有年力精壯者,即行召募成軍,嚴加約束!……究竟該拳民臨敵接仗有無把握?世鐸等須細加察驗,謀定後動,萬不可孟浪從事!”

而慈禧最關心的仍然是洋人大軍一次次出動,裕祿有沒有勇氣抵抗的問題。在這道諭旨之外,慈禧命令軍機處將另外一道諭旨秘密發給天津(軍機處奉上諭密寄給外地大臣,即為“廷寄”,相當於內部文件):

現在各國使館已飭榮祿派武衛軍中軍等認真保護,明降諭旨矣。此後各國如有續到之兵仍欲來京,應即力為阻止,以符張翼等與杜士蘭約定原議(這件事情在慈禧心目中很重要),如各國不肯踐言,則釁自彼開,該督等須相機行事,朝廷不為遙制(可未經請戰而開戰),萬勿任令長驅直入,貽誤大局,是為至要!

這是明確地告訴裕祿:你要有勇氣有行動在天津抵抗,千萬不要讓洋人大軍都湧到北京來。然後,慈禧發布了一道公開的上諭(即明發上諭,相當於公開文件):

著榮祿速派武衛軍中軍得力隊伍,即日前往東交民巷一帶,將各使館實力保護,不得稍有疏虞!如使館眷屬人等有願暫行赴津者,原應沿途一體保護,唯現在鐵路未通,若由陸遄行,防護恐難周妥,應仍照常安居。俟鐵路修復,再行察看情形,分別辦理。

這就是在廷寄中告訴裕祿“明降諭旨矣”的事情,慈禧就是要用這一道明諭給洋人一個明確的信號:雖然你們出爾反爾,但我們仍然在執行張杜約定,希望你們退兵吧!

武衛軍中軍原本是進城“剿匪”的,現在變成了“保護使館”,榮祿親自率領中軍迅速開至使館區周邊,用士兵排成人墻式崗哨,將使館區與外界隔開,劃定防區,中軍發布告示:在夜間7點至次日淩晨4點,任何進入防區的清國人——無論是軍是民,一律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