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黨爭的開始:端王集團的驚世廢立陰謀(第7/7頁)

現在看來,端王集團在北京城內能夠掌控的只有區區一個武勝新隊了,並且還夾在另外兩大主力之間,並不能影響整個禁旅八旗,也並不足以興風作浪,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因為我們剛才只說了這些禁旅八旗的領導,而沒有說軍隊的主要力量——士兵。

在大清開國之時,八旗士兵驍勇善戰,也對皇帝忠心耿耿,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最大的變化就是腐敗。早在30年前(1868年),當時為了平定撚軍之亂,慈禧一度想用神機營禦敵,派大臣檢閱部隊的時候,一個士兵竟然從馬上摔落下來,摔斷了腿骨。他說:“我是打磨廠賣臭豆腐的,哪能騎馬?”

這就是八旗軍中最常見的腐敗:吃空餉。八旗子弟們只在軍中占著名額,碰上閱兵或者打仗時就拉人湊數。其他的綠營兵就不用說了,他們雖然是漢兵,但早已經是被馴化了的漢兵,名為保護百姓安寧的巡捕,實際上卻常常借著巡捕之名禍害百姓,竟然比八旗子弟還八旗子弟。

也就是說,北京城內的軍隊已經不再是一支軍隊,而是一群寄生蟲,為什麽要由一群寄生蟲來守衛北京呢?只是因為他們血統純正。他們沒有信仰、沒有理想、沒有凝聚力,而平常他們的工作也無非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唯一令他們感到緊張的時刻就是戊戌變法的時候。

當時光緒帝極端厭惡這群貪腐的寄生蟲,試圖剝奪八旗的特權,令他們將來“自謀生計”。這個消息一放出,立馬就在禁旅八旗中炸了鍋,光緒還沒有實行這項變革,他們就已經把光緒恨得牙癢癢。從這個時候起,一個個腦滿腸肥的八旗子弟就和高官厚祿的端王集團大臣有了一個出奇一致的想法:他娘的好好的變什麽法?變法還不得變天?為什麽要去學那些洋人,用那些漢臣?我們為什麽不能選一個對滿人好的人當皇帝,讓大爺繼續享受?

一拍即合。在大家都摸不準大清國的走向,都在擔心自己的既得利益是否要失去的時候,一支腐朽墮落的舊式軍隊與一個充滿陰謀的舊式政治集團一拍即合了。雖然八旗軍和親貴集團的結合並不是此時才有的,而是由於歷史傳統形成的,自大清開國以來,八旗軍就一直或多或少地被各式各樣的親貴集團所掌控,但從來沒有像與如今的端王集團這樣“有著最廣泛的根本利益”。對於禁旅八旗來說,他們有了新的指望對象,而對於端王集團來說,他們有了實現政治陰謀的打手,雖然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用得上,但有文攻武衛,這對於搞陰謀的人來說就倆字——踏實。

慈禧不得不警覺。事實上洋務運動30多年來,由於重用漢臣和觸動了八旗的利益,八旗軍的不滿是一直存在的,對慈禧統治的威脅可以說也是一直存在的。但之前的慈禧之所以一直覺得“不足一慮”,不是因為滿漢矛盾還不像現在這樣突出,而是因為慈禧手中有一支完全可以制衡八旗軍的軍隊——淮軍。淮軍雖然腐敗,但對付更加腐敗的八旗是綽綽有余的。

而隨著甲午一戰,一切都已經萬劫不復了,淮軍被打殘,慈禧手中失去了制衡的力量。從權力安全的角度來說,慈禧必須著手打造一支新的制衡八旗軍的軍隊,而這第一步,就是繼李鴻章之後,在軍方安插和提拔一個“自己人”,去組建和統率這支軍隊。

這個人,就是慈禧在終結戊戌變法、開始“臨朝訓政”之前調進京的榮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