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獨升帥旗,鄧世昌以孤艦對抗日本海軍(第5/5頁)

連上天似乎也不齒這些逃跑的人,更大的悲劇在方伯謙逃跑的過程中發生了。但悲劇並沒有發生在方伯謙身上。

揚威號擱淺在方伯謙逃跑路線的淺灘處,只顧逃跑的濟遠一頭撞上揚威,直接將揚威撞沉。揚威艦長林履中見撞沉自己的竟然是自己這一方的軍艦,他的心情只能用無比悲憤來形容,跳海而死。

方伯謙沒有片刻停留,也沒有救援,他迅速轉舵,一路狂逃,經過一夜的航行回到旅順基地。

曾經有人認為方伯謙的做法是可取的:形勢危急,保存了一艘軍艦。不過形勢危急這並不能成為逃跑的理由——相反,應該是更加英勇戰鬥的理由。鄧世昌已經用他的一切來做出回答了。

事實上,方伯謙的行為既不屬於危機處理,也不屬於正常撤退,戰場上的正常撤退需要獲得主帥的許可,即使主帥不管了,大家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但也並不等於就可以自行做主去逃跑。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濟遠不得不退,也應掛“退出戰鬥”旗語並得到許可後再退,而撤退也是暫時的,經過休整後要重新加入戰鬥。

方伯謙的行為只有一種說法——戰場脫逃。

從向朝鮮運兵開始,到牙山灣海戰,再到大東溝決戰,方伯謙用他的行為表明了他最適合的工作是“謀士”,他是一個有謀而無勇的人。

方伯謙將為他的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

跟在方伯謙屁股後面逃跑的,還有廣甲艦。廣甲原本就是跟隨濟遠行動的,濟遠不跑,它沒有膽量單獨逃跑,濟遠一跑,似乎就能跟著跑。而廣甲最終沒有順利回到旅順,在逃跑的途中觸礁擱淺,廣甲艦上的士兵在艦上放了把火後棄艦登陸上岸。後來,它被路過的日本軍艦用大炮擊沉。

正是由於濟遠和廣甲的先後逃跑才使得林永升孤軍奮戰,以一敵四,英勇陣亡。

北洋艦隊進一步轉入頹勢了。它原本有可以擊沉比睿的絕佳戰機,但由於各條軍艦幫倒忙的原因沒有抓住;它原本可以一舉擊斃日軍的最高指揮官,但魚雷手蔡廷幹總是發不準魚雷;它原本可以有良好的指揮,但主帥丁汝昌只是坐在定遠甲板督戰;它原本可以在鄧世昌的激勵下更加英勇,扭轉局勢,但方伯謙在關鍵時刻表現了一個逃跑大師的素質。

超勇和揚威已經沉入海底了,致遠和經遠也已經沉入海底了。黃建勛、林履中、鄧世昌和林永升已經戰死,損兵折將的北洋艦隊只剩下了四艘軍艦在繼續作戰,它們是定遠、鎮遠、來遠和靖遠,而它們都已經身負重傷。一種不祥的陰影開始籠罩在北洋艦隊的上空。

15點05分,大東溝海戰的下半場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