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全軍覆沒:北洋艦隊最後一絲希望被黨爭掐滅(第3/8頁)

李鴻章把戴宗騫的這個建議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因為威海陸路上有李鴻章十分看重的東西——炮台。

從戰術上看,戴宗騫這個想法屬於積極迎戰,不必死守炮台,發揮靈活機動的戰術,襲擾和疲憊日軍。炮台雖然堅固,易守難攻,但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一味依靠炮台就會限制士兵的靈活性,從而限制戰鬥力,這種情況我們在電影中見多了。後來的“日本鬼子”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在侵華期間,他們在據點修建了無數更加堅固的新式炮台——碉堡,卻被手持老式步槍的八路軍遊擊隊襲擾得痛苦萬分。

事實上日軍最害怕和擔心的並不是進攻炮台,無論炮台如何堅固,它都是個不動產,日軍都有信心去強攻拿下——大不了多消耗一點炮灰(敢死隊)。他們害怕的不是清軍固守某個陣地,而是采取靈活機動的打法,使日軍不得不陷入對他們最為不利的持久之戰。

摩天嶺戰場上的聶士成已經證明了這點。

但戴宗騫沒想到的是,這個令他興奮的“建設性意見”,從李鴻章那裏換來的卻是一頓罵。他只好硬著頭皮回到威海,回到李鴻章大人心愛的炮台裏。

威海陸路的炮台之戰打響了。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在此地設立軍事要塞,以威震海疆之意取名威海。在清國北洋艦隊以威海衛為基地後,以威海城為中心,分別修建了南北兩大炮台群——南幫炮台群和北幫炮台群,600年過去了,這裏又成為了抗倭中心。

威海陸路炮台失陷

三萬日軍向南幫炮台群發動進攻了,雖然日軍占據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但在炮台攻防戰中,仍然湧現了英勇的戰士,日軍沒有想到,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的炮台群守軍,發起了無比兇悍的反抗之戰!

摩天嶺炮台攻防戰中,400守軍在守將周家恩的率領下,殊死戰鬥,直至最後一刻,炮台守軍全部陣亡,周家恩身負重傷,大腿已經打斷,小腹被子彈洞穿,腸子流出。抱著絕不做日軍俘虜的信念,周家恩強忍巨痛,雙手托著腸子,拖著一條斷腿臥在冰雪中爬行10多裏後,血盡而死。

在所前嶺炮台攻防戰中,駐守在這裏的守軍只有一哨(相當於一個連,100人),而大炮也只有三門,在炮台的幫帶逃跑後,一名低級軍官主動擔負了指揮的重任,他姓徐,大家就稱他為徐幫帶。徐幫帶和炮台守軍戰至無一人生還。徐幫帶的妻子抱著剛滿周歲的兒子準備跳海自盡,卻被日軍將孩子奪走,在巖石上摔死,而徐幫帶的妻子被亂刀刺殺!

遭受頑強抵抗的日軍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解恨。

南幫炮台群失陷,剩下的就是北幫炮台群了,當日軍準備發起進攻時,丁汝昌作出了一個決定。

這個決定就是派遣北洋艦隊陸戰隊將北幫炮台群全部炸平。

痛苦的丁汝昌不得不親手毀去這些炮台,北幫炮台群離威海軍港更近,裏面的大炮只要調轉炮口就能攻擊港內的北洋軍艦,丁汝昌不得不炸,是為了避免這些炮台落入日軍之手!

威海陸路全部失陷了,戴宗騫自知守土不力,趕在朝廷追究之前吞鴉片自殺。而日軍占領了威海港陸地,形成了對港內的北洋艦隊後路威脅,而在港口外的海面上,伊東佑亨率領的聯合艦隊已經拉開戰勢,北洋艦隊正面臨背腹受敵、雙面打擊的嚴峻形勢,日軍的目標是全殲北洋艦隊。在大東溝海戰中遭受重創的北洋艦隊,走到了它的最後關頭。

1895年1月30日,漫天的大雪中,日軍對北洋艦隊發起了總攻。

日軍魚雷艇重創定遠

伊東佑亨雖然想一舉攻下北洋艦隊,但並不是那麽容易。

威海港內的北洋艦隊有13艘軍艦,包括:定遠、鎮遠、靖遠、來遠、濟遠、平遠、廣丙,炮艦鎮東、鎮南、鎮西、鎮北、鎮中、鎮邊六艘;另外還有13艘魚雷艇。可以說北洋艦隊主力仍在,實力尚存。

在幾天的炮戰進攻失敗後,伊東佑亨想起了一個生力軍武器——魚雷艇。

在大東溝海戰中,伊東佑亨見識了魚雷艇的厲害,發現了魚雷才是對付定遠、鎮遠有效的進攻武器,於是他在戰後立即將全國所有的魚雷艇都編入聯合艦隊,進行了與軍艦協同作戰的訓練。在發起進攻前,伊東佑亨和他的參謀們已經專門為魚雷艇量身定制了作戰計劃——《魚雷艇隊運動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偷襲。

當伊東佑亨了解了港口前的航道情況時,他的心又涼了,因為即使是比軍艦小得多的魚雷艇,也無法進入威海港內。為了防止被敵人偷襲,丁汝昌派人在港口前設置了極為厲害的防衛武器——水雷攔壩。

這種水雷攔壩是用一丈多長、幾尺粗的木頭排列海口,用大鐵索連起來,形成柵欄,每隔一定間距再用鐵錨固定在海底,柵欄上掛滿了水雷,當敵船靠近時,就等於自投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