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等(加更求票)

如果有人問明朝官場上什麽差使收入最高的話,或許有人會回答說鹽道,還會有人說是河道。

沒錯,鹽乃是國家最重要的賦稅收入來源,如兩淮鹽道衙門,每年國家核定下發的鹽引就是十綱,共計十萬引。這些鹽引給誰不給誰,全憑鹽運使和巡鹽禦史心意,鹽商們還不將大筆銀子乖乖地送到官員們手裏討好。

至於河道,為了防治水患,國家每年都會撥下百萬兩銀子巨款給黃淮河道修築堤壩。這用進去多少土方、多少石料、多少人工,還不是河道衙門一支筆寫個數字的事情。反正黃淮年年發大水,一沖,就是一筆糊塗帳。

只要你做了這兩個衙門的官兒,幹上一任,五輩子的錢都賺回來了。

不過,灰色收入總歸是上不得台面的。人在官場上行走,哪裏有沒有仇人。你貪墨公款,收受賄賂,總歸有東窗事發的一天。只要政敵有心整治於你,要找罪名還不容易。

因此,真正說起收入最高的職位,就只有每屆各省鄉試的大宗師了。

大宗師臨案主考,錄取的舉人按規矩都會到他那裏去拜師,還得奉上一大筆謝師銀子。

銀子的多寡不定,家境貧寒的考生五兩可以,二兩也可以,反正就是個心意。出身豪門的舉人,幾百兩也是有的。

一場秋闈下來,如果不碰到陜西那種只錄取九十多人的情形,兩三百舉人總是有的,那麽謝師銀子就達到驚人的萬兩之巨。

而這筆收入是合法的,誰也沒有權力追究。道理很簡單,這涉及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傳統:學生在拜師學藝的時候,要交束休交學費,孔夫子收徒的時候還叫學生們給他一條臘肉呢!

只要做一屆大宗師,貧寒的官員們就能一躍擠進中產的行列。而且,還能收幾百前程遠大的學生,蓄養人脈。

做考官內是朝堂上最搶手的差使,每到鄉試的時候大家都會爭得面紅耳赤。

有鑒於此,國家就定了制度,你要想做鄉試考官,可以,去考,擇優錄取,謂之大考差。

還有,高品級的官員不許出任此職。

六部尚書,各院部堂官你們就別湊熱鬧了。爾等已然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天下,現在又去做考官廣收門生,是不是想結黨啊?

考官只能從七品以上,各部郎中以下含郎中之中遴選。

第三,每個人一輩子只能做一個主考官。不然,你每屆都當主考,幹上一輩子,收他幾千學生,鬼知道這學生中要出多少閣老、尚書,這朝堂豈不變成你家開的?

這麽說來,此番是顧言平生第一次做考官,也是最後一次。不過,顧大人的運氣也是好,做了順天府的鄉試大宗師。京城乃是人文會萃之地,學生的素質雖然比不上江浙,在北方也是首屈一指的。就算素質差點,可京城土豪背景雄厚啊,誰也不知道這裏面小小的一個舉人背後會不會站著一個朝堂大老。

這其中就以解元徐養大和周楠為代表。

順天赴放榜之後,很快就有人將前十名的卷子抄了出來,徐養大的文章自然被大家重點關注。一看,都心中驚嘆,果然是好得不能再好。這樣的文章即便是放在南直隸考場上,也能排進前一百,在順天府更是鶴立雞群,水準卻是大大超出一般中式舉子了。

周楠也因為好奇拿了一份小徐的卷子,一讀之後,心中不覺佩服:徐養大這廝果然了得,他來參加北京的考試,對其他人來說就是降緯打擊,太不公平了。

至於周楠,直接就是天子近臣。

能夠收這麽兩個學生,乃是任何一個主考官夢寐以求的。

我們的老周同志本以為今天過來行謝師禮會遇到徐養大,然後兩人會因為舊怨而發生激烈的沖突,就好象所有穿越小說中一樣。

最後,周大人靠著抄襲後人詩詞或者現代人過人的見識當眾狠狠地打他的臉,再次獲取眾人景仰的目光。

他也將所有的可能都估計到了,也事先做了預案。

卻不想到了貢院衙門,卻沒有看到徐養大。

周楠實在忍不住,就問一個同年小徐呢。那人回答,徐養大昨天晚上就來貢院拜了師,據說師生二人相談甚歡。臨別的時候,顧大宗師還親自將他送出大門。

說到這裏,那個同年一臉的羨慕。

周楠有種一拳打到空氣中的感覺,又有點小小的失落。徐養大得顧言如此看重,看架勢,隱約有這科同年之首,顧門少掌門的味道。將來在士林和官場上,人家可就能擺出大師兄的架子,你還沒個奈何。

小徐對他有成見,日後做起妖很討厭的。

拜師的程序很簡單,舉人們先在大堂排隊等候,裏頭會有一個顧言的家人過來傳考生一個個進去磕頭。

遇到大宗師看你不順眼,兩句話就把你打發了。若是對你青眼有加,這一聊起來很是一柱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