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究竟圖個啥

王二說,山陽知縣丁啟光和淮安知府宋孔當不但是同學,還是同鄉。他們都是河南歸德人氏,兩人在當地都有文名,是年輕一代讀書人的後起之秀。

在古代,讀書進學可是一件需要耗費大量錢財的事情,丁啟光見宋朋友日子過得清苦,時不時接濟一二。

君子有通財之誼,大家同為士林一脈,讀的是聖賢書,也不將這些阿堵物放在心上,自然也沒有什麽好客套的。

且大家將來都是要科舉入仕的,以後進了官場,有的時候還人情的機會。宋孔當一遇到手頭窘迫,通常是一封信過去,丁啟光就會慷慨解囊。

也因為有丁知縣時不時的接濟,宋孔當得以繼續學業。十年寒窗,兩個同學同一期在鄉試中了舉,又同一期考中進士。

無論怎麽看,宋、丁二人都是好得穿一條褲子的gay蜜。

之所以鬧成今天的生死仇家,其實和二人性格上的缺陷有莫大關系。

原來,丁啟光少年時讀《春秋》讀《史記》讀昏了頭。少年時喜歡結交各路英傑,家中常常是高朋滿座。但凡你念過幾年書,會得幾句子曰詩雲,投上門去,賦詩一首,都會得到小丁同學熱情接待。住上十天半月,告別的時候還能得到一筆不菲的盤纏,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孟嘗君。

不過,他因為是富家子弟出身,好大言,喜炫耀,每次幫扶了貧困同道之後,都會在場面上廣為宣講:某某某今天得了我多少銀子、某某某上次進XX學堂讀書是我寫的推薦信……

如此一來,丁啟光急公好義名聲算是徹底建立起來。

別人還好,得了他的幫助,自是心存感激,但遇到那種自尊心強的人,卻要適得其反。

宋孔當每次寫信向丁啟光求助的時候,丁同學都會把他的信一封不漏地示之於眾。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次數一多,宋朋友心中就膩味了。

特別是二人之間的信件往來還涉及到許多隱私,比如宋孔當就經常在信上寫到,近日和三五文朋詩友遊歷河南府,交際應酬都需要使錢,還請丁兄兌來白銀二十兩,以備不時之需。

再比如:《眠月樓》的小翠姑娘知情知趣,甚得我心。此人善解人意,身世可憐,我甚惜之。欲購金步搖一支,紅粉贈佳人,也是一樁美事。還望丁兄贈銀十兩,博美人一笑,至盼至要。

再比如:近日身子不適,谷道瘙癢,我心惶惑,想必是上次文會時惹上的麻煩。開封府嚴監生家的書童甚是俊美,真真是個粉裝玉砌的人兒。人生苦短,譬如朝露,轉瞬即逝。就是要走許多地方,認識許多人。丁兄盡快兌來湯藥十兩,至盼至要!

反正,宋知府一問要錢,就是至盼至要四字。

這樣的信也被廣諸於眾,確實尷尬。

宋孔當心中就惱了:丁啟光你這狗日的什麽意思,是諷刺我家貧,以顯示你是義薄雲天的帶頭大哥嗎/?你要買名,也不能貶低我吧,如此,我以後還怎麽見人?

兩人翻臉是在有一年的會試,宋孔二人都中了進士。

宋孔當是二甲第三十名,後來經過考核,中了庶吉士,算是走上了升官的快車道。丁啟光慘了點,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宋知府是寒門出身,如今得遂所願,頓時把持不住,又寫信給丁啟光。這次,他提出了一個相當過分的要求,說他的老婆和他結婚十多年尚未生下一二半女,準備休妻再娶。問丁啟光有沒有合適的豪門白富美推薦。

丁啟光和宋孔當交往的時候和宋夫人也熟,心道這宋朋友還真是個沒良心的,你老婆當年不嫌你窮,辛辛苦苦操持家務奉養公婆,你現在功成名就了就要棄之如弊履,那不是陳世美嗎?

照例,他又將這封信發了朋友圈,把宋知府黑了個底兒掉。

這個時候的宋知府已經是庶吉士了,如何會將丁知縣放在眼裏。往日深埋在心中的運氣頃刻爆發,當即就寫了一封與丁啟光絕交書,恩斷義絕。

後來,宋孔當翰林院坐館期滿,進戶部做給事中當了言官,而丁啟光則到地方上做了七品知縣。

宋孔當是個記仇的人,又是個言官,經常上書彈劾丁啟光。

被言官盯上,日子自然不好過,也沒有任何前程可言。老丁在官場上混了十多年都不得升遷,到現在還是個七品芝麻官。

相反,宋孔當因為被丁啟光黑得厲害名聲大跌,給事中任滿,也下地方做了個知縣。混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才成為一府掌印,算是庶吉士中混得最差的。

兩個青年時的好友鬥了十多年,最後的結果是兩敗俱傷,誰也沒落著好。

巧的是,如今兩人竟然湊到一起。一個是淮安知府,一個則是山陽知縣。兩座衙門僅僅一墻之隔,中間還有一條小門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