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海瑞

看過《三女搶板》(或《生死牌》)的人,大概都記得那個挺身出來反對豪強,救了兩家人性命的巡撫海瑞。這是民間流傳關於海瑞的許多故事中的一個。海瑞究竟是什麽樣的一個人呢?

海瑞(1514—1587,明武宗正德九年至神宗萬歷十五年)是我國16世紀有名的好官、清官,是深深得到廣大人民愛戴的言行一致的政治家。他為了鞏固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統治,減輕農民市民的負擔,向貪婪腐朽的封建官僚、大地主鬥爭了一生。

明朝人論海瑞

為了了解海瑞,讓我們先看看當時的人們是怎樣評論他的。

總的評論是當時的人民說他好,當時的大地主說他不好。

但是,有點奇怪,反對海瑞的人中間,有不少人也還是不能不稱贊海瑞是好官,是清官。他是為民的,想做好事的,而且,也做了好事。

就明朝人的記載來看海瑞,梁雲龍所作海瑞行狀,除了敘述他的清廉,為百姓辦好事的政績以外,並說:

嗚呼!公之出、處、生、死,其關於國家氣運,吾不敢知。其學士大夫之愛、憎、疑、信,吾亦不敢知。

第以公之微而家食燕私,顯而蒞官立朝,質諸其所著《嚴師教戒》,一一契券,無毫發假。孔子所謂強哉矯,而孟子所謂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

論者概其性甘淡薄,有采薇之風,天挺忠貞,有扣馬之節,謂道似伯夷,信矣。然其視斯民由己饑寒,恥厥辟不為堯舜,言動必則古昔、稱先王,蒞官必守祖宗成憲,挫折不磨,鼎鑊不避,即伊尹奚讓?望之如泰山壁立,就之如春風太和,接談無疾言,無遽色,臨難無郁氣,無忿容,箠楚子弟臧獲,亦不見其厲色嚴聲,即柳下惠奚加?

特其質多由於天植,學未進於時中,臨事不無或過,而隘與不恭,蓋亦有焉。

全面地評價海瑞,指出海瑞是這樣一個人,言行一致,他的日常生活和政治作為,和所著《嚴師教戒》文章對證,一一符合,沒有絲毫的假。是“強哉矯”,是大丈夫,是古往今來一個真男子。

他生活淡薄,性格忠貞,看到百姓的饑寒認為是自己的過失,以他的皇帝不像堯舜那樣為恥辱。一言一動都要說古代如何,先王如何。做官辦事則堅守祖宗朝的成法。不怕挫折,不怕犧牲。又嚴峻,又溫和,談話的時候,說得不太快,也不擺出一副難看面孔,遭遇危難也不表現那樣憤慨抑郁。連打小孩、打奴婢,也看不到他的厲色嚴聲。

像伯夷,像伊尹,像柳下惠。

他的本性是天賦的,但是修養還沒有到家,未得中庸之道。做事有時過了一些,窄了一些,以至有些不恭,這些毛病都是有的。

因為海瑞是被攻擊謾罵,死在任上的,所以梁雲龍很含蓄地說,這個人和時代的關系,他的出、處、生、死,和國家的關系如何,我不敢知道。學士大夫(封建統治階級)對他的愛、憎、疑、信,對他的評價到底怎樣,我也不敢知道。

梁雲龍是海瑞的同鄉,海瑞侄女的兒子,和海瑞關系很深,作行狀時他在湖廣巡撫任上,最了解海瑞。對海瑞的評價大體上應該是可信的。

此外,王宏誨的《海忠介公傳》對海瑞也是大贊特贊的,但在末後又說上一句:“乃海公之砥節礪行,而縉紳(官僚地主階級)又多遺議,何也?”這樣的好官、清官,為什麽官僚地主階級又多說他不好呢?是什麽道理呢?

王宏誨也是海瑞的同鄉,瓊州定安人。海瑞在因批評皇帝而坐牢以前,王宏誨正在北京,做翰林院庶吉士,海瑞去看他,托其料理後事,關系也很深。

這兩個人是海瑞的親戚、同鄉,也許會有人說他們有偏見。再看何喬遠所作《海瑞傳》,和李贄的《海忠介公傳》,何喬遠和李贄都是福建晉江人,他們的評價和梁雲龍、王宏誨是一致的。清修《明史》,對海瑞一般很稱贊(王鴻緒《明史稿》和《明史》一樣),末後論斷,也說他:“意主於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雲。”用意是為人民謀福利,但是有些偏差。汪有典的《史外》歌頌他的政績以後,又說他:嘗時以為朝廷上的人懦弱無為,都像婦人女子,把人罵苦了。有人恨極了,罵他大奸極詐,欺世盜名,誣聖自賢,損君辱國。他還是不理會。

人民是愛戴海瑞的,他做了半年多應天巡撫(應天府今南京,巡撫是皇帝派遣到地方,治理一個政區的行政長官,巡撫有彈劾地方官吏之權,有指揮駐軍之權,權力很大),罷職的時候,老百姓沿街哭著送別,有些人家還畫了他的像供在中堂裏。死在南京右都禦史(中央監察機關的長官)任上的時候,百姓非常哀痛,市面停止了營業,送喪穿戴著白色衣冠的行列,夾著江岸悼祭哀哭的百裏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