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權力於世人來說,是催情劑和不老藥

1

洛陽宮裏的武則天在享受一個女人人生歡愉的同時,也在承受著精神的困擾。

她經常會從夜半的噩夢中尖叫著醒來,然後嘶吼著讓宮女們趕快點亮寢殿裏每一盞燭火。還沒完全從夢境中清醒過來的她會不停地問錦榻下的宮女,到底是誰在自己耳邊啜泣不止?

宮女們婉轉地暗示啜泣聲只是皇太後夢中的幻聽,疲憊的武則天臉上出現了短暫的惘然之色,接著便是長時間的沉默。

戮殺皇族的瘋狂曾經使武則天身邊的近侍上官婉兒也動了惻隱之心。很多時候,上官婉兒嚴重懷疑周興、來俊臣這些人得到的謀反供詞,全部是他們動用酷烈的手段從皇族們口中套出的,或是逼供所致。

婉兒每每暗示的時候,武則天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回避此類話題。

武則天經常會指著紫宸殿前的海棠樹,意有所指道:“也該讓園工來修枝剪葉了,老枝不除何有新果?婉兒你這樣的女才子怎麽能不懂如此淺顯的道理呢?”

上官婉兒只是淡淡一笑,其祖父上官儀死於這個老婦人慣用的剪枝刀下,那時她還是繈褓中牙牙學語的嬰兒,祖父的形象對她來說,是不真實的、虛幻的,而祖父與武則天結怨惹禍的往事卻被上官婉兒銘記於心。

上官婉兒因才貌和善解人意、溫馴賢淑成為武則天身邊的紅人。

家仇是否化解成了敬畏和忠誠?或許她跟在武則天身邊時間越久,就越能體會這個老婦人的辛苦與不易。更令她佩服的是武則天的膽量與氣魄。而最令她感激的是,老婦人已將她視為自己的心腹,把許多心中的事說給她聽。

已經自上尊號“聖母神皇”的武則天親臨洛水,拜祭寶圖,邁出了神道立國的第一步。

河出圖,洛出書,本就是儒家理想治世才能出現的最大祥瑞,而這次拜洛大典文物儀仗之盛,也被史家稱為“唐興以來未之有也”。

影子皇帝睿宗、皇太子李成器、朝堂內外文武百官以及八荒六合的蠻夷君長,都盛裝出席。

越王父子和李唐宗室被血腥鎮壓之後,武則天的反對派們仍然蠢蠢欲動。

拜洛受圖儀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武則天拜洛還宮以後,洛陽城的老百姓將石碑立於拜洛壇前,說是“天授聖圖之表”。由此可見,百姓對武則天如此造勢並無異議。

如果把朝臣們熱情洋溢的賀表和拜洛圖的熱鬧場面聯系起來,我們會發現,朝野上下,多數人對武則天的政績是滿意的,對她的長期臨朝是支持的。

拜洛受圖活動是一次很好的民意測驗,武則天的目的達到了。既然她已穩步走向皇帝寶座,那麽正式戴上皇冠,改朝換代的時刻,也要來臨了。

垂拱五年(公元689年)元旦,武則天宴請文武百官,各藩國的君王政要齊聚萬象神宮。明堂因其恢宏無比,燦爛奪目,被武則天命名為“萬象神宮”。

明堂建築的奢華在唐廷中引起了一些非議,侍禦史王求禮上書說:“古時明堂,連頂上覆蓋的茅草都不修剪,堂頂的椽子也不削砍雕飾,而現在的明堂卻用珠玉、彩繪來裝飾,鐵鳳聳入雲霄,金龍隱入霧中,殷紂王的瓊台、夏桀王的瑤室都難以與之相比。”

每每聽到這樣的聲音,武則天都並沒有放在心上。為慶賀明堂建成而大宴群臣,還讓老百姓到明堂這一布政之所,借以向百姓表明,朝廷的發令是公開的。這一敞開式的政治行為表現了武則天作為一個執政者的風度和氣魄。

在這次宴會上,武則天貌似新皇。她第一次披掛上了全套天子專用行頭——袞冕,執鎮圭行初獻之禮,皇帝為亞獻,太子為終獻。

先祭祀昊天上帝,然後是大唐高祖、太宗、高宗三聖。

接著,她帶著文武大臣又來到自己父親(神皇父親)武士彟的靈前祭拜,最後才輪到五方帝座。

禮畢,聖母神皇武則天登則天門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永昌。

這些日子以來,文武百官眼裏的武則天根本不像是一個六十七歲的老婦人。她似乎對李唐的一切都看不慣,必須全部推倒重來才能讓自己滿意。她要建立以自己為天子的新王朝,既不沿襲李唐的舊制,也不效仿古代的模式,她要創立一個全新的王朝,她武則天一個人的王朝。

這個新王朝一切都是按照她的意願重新設置,一切都要帶有她個人的風格。她要擺脫李唐王朝的束縛,重新打上嶄新鮮明的武氏的烙印,她要做給天下人看:這是她武則天的新王朝,一個女人坐天下的史無前例的國度。

三日之後,武則天再度穿上皇帝專用服飾,駕臨萬象神宮,接受群臣朝賀。並在第二天布政於明堂,頒九條政令訓誡百官。

五日,武則天再次在明堂宴請群臣。明堂落成後的首次布陣大典熱熱鬧鬧地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