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戰端陰雲(第4/4頁)

十日,負有挑起戰端使命的大鳥圭介在三百兵護衛下,強入漢城。

其時東學黨起義在以朝王以撫為主的政策下,已經基本平息,日本出兵朝鮮的借口是保護僑民,依據是《中日天津條約》。

至十六日,日本在朝兵力為陸軍四千余人,海軍松島、吉野、千代田、八重山等八艦,實力遠在清軍之上。

十二日至十六日,正是中日之間就共同撤兵交涉的階段,結果是日本不斷增兵朝鮮。即便是在這樣的局面下,李鴻章還對和局心存幻想。

十六日至二十二日,撤軍談判破裂後,日本提出“共同改革朝鮮內政”。以此賴在朝鮮不走,同時拖住清軍。在這一時期,日本派出了第二批援兵,挑戰目的已經非常明顯,李鴻章仍寄希望於列強的調停。

七月四日,日本領事小村提出與中國談判,不願意列強介入,一面日後事端多。七月七日第一次和談開始。中方代表,奕劻、孫毓汶、徐用儀等五人,日本則只有小村壽太郎攜書記官一人。(呵呵,可笑吧。)七月九日,第二次會談,人員不變。

漫長的談判時間內,李鴻章沒有為了戰爭做任何準備!把希望寄托在英、俄的幹涉上。可憐的光緒皇帝幹著急卻使不上勁!兩次電喻李鴻章加強備戰,李鴻章則堅持日本不會主動開戰。七月十四日,日本發出第二次絕交書。軍機處電喻李鴻章備戰,李鴻章才二次增兵朝鮮。

朝鮮局勢,一觸即發!

上海,一直仔細關注朝鮮動向的沈從雲,得知日本發出第二次絕交書,拒絕從朝鮮撤軍的消息後,把自己關在書房內久久不出。

“甲午戰爭!老子終於把你盼來了!”沈從雲淚流滿面的怒吼著!

第四部 中日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