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戰端陰雲(第3/4頁)

也許是太久沒有房事的緣故,紫玉的所求顯得有點無度,整整一個晚上,緊緊的粘在沈從雲的身上。嗯,這是一個能讓男人精盡人亡的性伴侶,沈從雲也只能暫時這麽定位。至少現在,沈從雲沒有把紫玉帶回家的意思,可能的話,沈從雲需要的是一個利用價值更大的紫玉,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沈從雲的擔憂,只不過沒露在臉上罷了。

……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肴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據說這是在朝鮮一度廣為流傳的歌謠!

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曾向沙皇預報:“朝鮮陷於沉重而日益增長的激憤情緒已有相當時日,這種激憤情緒極易轉變為公開的暴亂。”

東學黨,準確說是東學道,道主是一個叫崔時亨的人,東學道的主題思想是提倡東方之學,以對抗西方思想的入侵。以宗教的形式,傳播“懲辦貪官汙吏”,“斥倭斥洋”的口號。不管怎麽說,這樣的一個民間組織的存在,首先就有政治傾向,遠遠不是單純的松散的民間團體那麽簡單。

引發東學黨起義的導火索,是萬石洑水稅事件。洑是一種用於灌溉的水利設施,當時全羅道的郡守趙秉甲,征民數萬修洑,完工後增加水稅,中飽私囊。百姓不服,找他理論,趙秉甲閉門不出。百姓代表找全羅道觀察時金文炫申述被抓,終於引發了民變。

1894年2月,金唪準為首的東學黨起義爆發,迅速的席卷整個全羅道,並占領全州。

……

6月4日!天津,直隸總督衙門!

袁世凱力主出兵助朝鮮平叛的電文擺在桌面上,這件事情讓李鴻章已經頭疼多日了。

“日本人的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啊!中堂!”楊士鑲憂心忡忡的話,只是讓李鴻章臉上的皺紋更多了一些。

“袁世凱說,日本方面稱,我政府無它意,貴國何不速代韓戡?這其中有幾分可信的成分?”張佩倫也充滿疑慮的問。

“報!朝鮮急電!”

手持電文,李鴻章臉上的表情終於沉了下來。“酌遣數隊,速來代剿!”幾個文字醒目的出現在電文中,這是朝鮮王室又一次發來的求援電文。

這時候,盛宣懷手拿一封電文匆忙進來,連聲道:“中堂,朝廷急電。”

“萬壽在即,朝廷臉面為重。”用這種語氣跟李鴻章說話的人,只能是慈禧。

“怎麽辦?”李鴻章把目光投向了兩個親信的幕僚,張佩倫和楊士鑲互相看看,最後還是張佩倫上前回到道:“既然是太後的意思,朝鮮政府又無能為力,為今之計,只好出兵朝鮮平叛了。”

(注:在是否請求援兵的問題上,由於擔心日本也跟著出兵,朝鮮王室也一直沒有痛下決心。一直到6月4日,才正式發出照會,這裏就不詳細的去說了,至於袁世凱和李鴻章被日本所騙一事,也忽略不寫,免得被人說抄襲。我會發個作品相關,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6月6日,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總兵聶士成統兵2000余人,自大沽出發,9日,聶士成部進駐牙山。

……

日本,內閣總理緊急召見了外務大臣陸奧光宗、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

“總理閣下,為保全皇國之基礎,為進取萬國之根本,到了與中國開戰,徹底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到了。良機已至,不可失之交臂。當前朝鮮王室正謀求清朝的幫助,大日本帝國應當利用這個機會,引誘中國出兵!”陸奧光宗如是建議。

“東學黨勢甚猖獗,韓兵不能鎮壓,目下趨勢必向清國請求援兵,清國政府必容納此種請求。我國如欲保護在韓臣民,維持帝國均勢,殊有出兵之必要!”這是川上操六的建議。

六月二日夜。

陸奧宗光和外務次官林董將川上操六請到外相官邸,三人對坐討淪落實出兵朝鮮的計劃。討論中一致認為;日本出兵,必然要與清兵發生對抗。中國所派軍隊當不至於超過五千人,而日本要居於必勝地位,需要六千至七千兵力。如果中國進一步增加兵力,日本也要增派一個師團。因此,應作派出一個師團的準備,而首先派出一個混成旅團。林董後來回憶說:當天的會議“不是議論怎麽和平解決問題,而是討論了怎樣進行作戰和如何取勝的問題”

六月五日,日本根據戰時條例,成立了大本營。並決定向朝鮮派兵一個混成旅團。

九日拂曉,八重山駛至豐島附近海面,與擔任警備的日艦築紫號相遇,得知中國軍隊業已到達牙山灣。下午三時,八重山進入仁川港。在此之前:日本常備艦隊司令海軍中尉伊東祐亨正率松島、千代田、高雄三艦停泊於福建閩江口之馬祖島,西鄉從道令其回航釜山。伊東留速力遲緩的高雄在後,即率松島,千代田二艦急駛釜山。日本駐釜山總領事室田義文向伊東傳達了海軍大臣“赴仁川”的命令。伊東即留高雄於釜山,率松島和千代田啟航,稍後於八重山而抵仁川。此時,泊仁川港的日本軍艦為松島、千代田、八重山,築紫、大和、赤城六艘,而中國僅有濟遠、揚威、平遠三艦。日本海軍力量遠遠淩駕於中國海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