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底線

“一時難行,也可以徐徐圖之。”李賢從容道:“只要皇上定下章程,辦事則是臣等,皇上不需太過煩勞。”

“說的也是。”皇帝展顏一笑,道:“總之朕信卿等二人,卿二人也莫負朕望,文事一委李賢,武事則委張佳木,朕無憂矣。”

對一個帝王來說,對臣下這麽推心置腹,這自然是極高的褒獎,當下兩個大臣便一並跪下,齊齊謝恩道:“天恩難報,臣只能肝腦塗地。”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皇帝語氣簡潔,但也很堅決:“朕亦願為英主,卿二人,宜共勉之”

“是”

“請皇上放心,臣等定竭誠效力,使皇上能比肩唐宗宋祖。”

“唐宗宋祖是比不上的。”皇帝突然呈現一絲老態,三十來歲的人,語調竟頗有滄桑之感:“太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才有這個資格,朕……朕為玄宗足矣”

唐玄宗雖然開創了開元盛世,到天寶年間,天下富極強極,但盛極而衰,遇到一個安祿山造反,唐室因此播遷,而玄宗連自己的女人也保不住,六軍嘩變,縊死貴妃,然後就是太子在靈武即位,把玄宗晾成了太上皇,後來老景淒涼,身邊連使喚的人也沒有,處處猜忌,宦官李輔國幾次要害他,還好福大命大,終於得以善終。

這麽一個先明後暗的皇帝,雖然一生極盡精采,長生殿的故事更是人盡皆知,但無論如何,一個帝王拿玄宗來做比較,倒確實是不大妥當。

李賢茫然不解,但張佳木卻深知皇帝的心理。

皇帝,不過是拿玄宗來比較自己的太上皇歲月罷了。

土木之變和安史之亂一樣,盡管程度稍弱,但皇帝也因為這件事失去了至高無上的權力,這一點,和玄宗相似。

幽居南宮的歲月,包括和一些舊部說話就被猜忌,甚至被克扣夥食,砍伐他乘涼的大樹,這一層來說,和玄宗被猜忌刁難,和大將陳玄禮說話而被造謠要起事的尷尬境地一樣。

所不同者,就是玄宗郁郁而終,而皇帝又借著東風復位了。

由今視昔,怎麽能不叫皇帝感慨由之?

想通這一點,也就知道皇帝為什麽拿玄宗自況了。況且,玄宗是先明後暗,但頗有知人之明,用人之度,在開元年間,名將名相輩出,皇帝用他自況,則是覺得自己可以先暗後明,眼前這兩個人,一將一相,足以教他名垂青史。

當然,不是以土木之變這件事,而是以“天順盛世”。

對別的帝王來說,比諸玄宗是很晦氣的事,唯有當今皇帝不僅不嫌晦氣,相反,已經有過太上皇經歷的當今,比較起來,更有“倒裝”之妙,算是一個極好的口彩。

張佳木深諳其理,所以說話也就很投皇帝的心思:“是,咱們以前算是天寶,從現在起,君臣同心,共創開元盛世。”

“對,對”皇帝大為激賞,深深看了張佳木一眼。

別的人,就不能如眼前此人這麽了解自己的心理。而最近張佳木表示不把自己麾下將領安插入京營的表態,更令得有一點不安和猜忌的皇帝大為放心。

不管眼前這小子權勢怎麽高漲,始終留一條底線在這裏:只要他狠下一條心,冒著撕裂文武,激怒武官階層,使勛戚心寒,親臣惶怯的後果,橫心下來對付眼前這錦衣衛使,那麽,就必定能成功。

代價雖大,但皇帝自忖以自己的力量可以做的到。

禁軍精銳,雖然張佳木經營得法,但始終不曾真正把觸角伸進來,所以皇帝可以基本掌握全部,四萬旗勇軍,雖然一直是劉用誠指揮,但一紙詔令,一定會聽命行事。

再加上重新組建的十二萬京營精銳,就算張佳木有錦衣衛、幼軍、步兵統領巡防衙門的兵馬,加在一起,仍然當不起雷霆一擊。

如果不是這樣一直留有底線,讓皇帝知道自己並無危險,恐怕張佳木也早就不能安於位,非得辭職不可了。

當今皇帝,實在是一個很缺乏安全感的帝王。

張佳木能動曹吉祥,能逼得曹家謀反,能動石亨,但他絕動不了劉用誠。事變之後,老狐狸縮的一點縫隙不露,劉聚幾次生事,張佳木想趁機辦他,但皇帝態度鮮明,把這個不安份的貴介公子給硬保了下來。

現在更是給劉聚封了伯爵,都督一品,執掌四衛旗軍,這般的重臣,更是不能輕易去動他了。

這就說明了皇帝對權力的感覺很好,知道怎麽做能保有底線,用人而不必危及自己。事實上,真實歷史上皇帝就是這麽先後利用石亨等人奪門,然後利用徐有貞攻訐以前的景泰舊臣,殺的殺,放的放,接著便是一腳踢開,然後又先後整跨了石亨和曹吉祥這樣的實力派野心家,歷史上的石亨和曹吉祥更強大,但皇帝先後收拾,毫無困難,雖然曹家起事時危險了一些,但也是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