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聖恩(第2/2頁)

“是的,是的,夏老先生在位,我可不敢”

永樂年間,正臣很多,從永樂到宣德年間,夏元吉也是極為出名的一位,此公為吏部尚書,執法森嚴,官員有犯禁違例的,絕不輕赦,所以士風頗佳,正氣一揚,歪風自然斂跡。

所以在當時,百姓負擔小,官員風氣正,所謂開國盛世氣象,就是官場氣象,而身處局中之人,也很容易能感受到彼此的不同。

“於謙可惜了。”

突如其來的,胡濙搖頭嘆氣,說了這麽一句。

“是,後輩之中,我就看他還不壞,有洪武、永樂年間的大臣氣象。可惜,他太固執,沒有權變。正自己可以,想叫他正別人,就難了。”

“嗯。表率並不是說要以身作則,而是要管住別人,於謙這一生,沒有弄明白這個道理所在啊。”

“是的,是的,我亦雲然”王驥說著興奮起來,掀著白胡子,目光炯炯,看向胡濙,問道:“那麽,我要請問,為什麽說張佳木後手難繼?”

“好”胡濙也被勾起談興,對著王驥道:“老東西,我來問你,要說反貪肅腐,我大明誰能比的過太祖高皇帝?”

“比不過,比不過”王驥大搖其頭,白胡子亂成一團,嘴裏只道:“當年那是剝皮實草,先前是有多少多少,後來只要查出貪賄來,一律都是如此。我小時候,在家閑著沒事,常到土地廟裏去看去,多咱時候,也少不了有一兩張人皮在廟裏”

“說的是嘍。那麽,我再問你,洪武年間,止住貪賄沒有?”

“當時官風甚好……不過,還是止不住啊。”

“那麽點俸祿,還打折扣,一家老小都要養不活了,還要延請幕賓幫著辦事,還要講究官體,你說,怎麽辦?”

“老夫當年,也是收印結銀子,好在家中有些薄產,不過,在為小官的那些年,也真的折賣的差不多了。”

“家中無產的呢?”

“那也只有貪了,不然,當不好官,也要被殺。貪汙,畢竟不是真格全被查了出來,也有貪了沒事的。”

說到這,兩人都是搖頭苦笑,身為洪武年間的生人,對那個年代的情感也是極為復雜。一方面,洪武年間百姓的負擔很低,軍戶的負擔也低,畢竟將領們還不大敢怎麽奴役他們,而戰亂之後,有一塊地方能夠吃飽飯,養活家小……這已經足夠幸運。洪武年間,權貴被誅殺的紀錄太多,導致他們不敢違茶鹽之法,不敢兼並土地,不敢欺淩弱小,李善長身為國公,身為太祖皇帝身邊的第一文臣,犯法回家,想修一下房子,找同為國公而且是軍隊一系的高官湯和借調軍隊幫助修理房舍,結果一轉眼湯和就把李善長給賣了,因為湯和知道,如果他敢借調士兵給李善長,那麽,盡管他多年來從不犯法,盡管他和朱元璋是發小,是一起長大的朋友,但他也敢肯定,到時候走向刑場的就不止是李善長一個人,還要再加上他湯和的全家老小一起陪葬。

結果如何?李善長雖不因此事伏誅,但最少,就是死在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駙馬歐陽倫,違茶禁,被太祖下令活活鞭死。侯爵朱亮祖,欺淩地方官員,使太祖誤殺知縣道同,結果活活鞭死。

這般的例子,實在太多,早起上朝,晚上不能回家的,也實在太多。

但當時的百姓,日子過的確實不錯,所以現在的民間,提起洪武年間,自然是贊美多多,百姓,是不大理會上層的做法如何,是對是錯,他們只知道,自己的日子過的如何,是好了,還是壞了。

想起當年的歲月,為官者,卻是心情復雜。一方面,他們自然也是知道,朱元璋是難得的聖主,皇帝不是一味殺伐就能立威的,要能控住局面,手腕也得雄強才行。崇禎其實也很能殺人,但越殺就越不對勁,越殺越失眾心,比起這個,朱元璋才是天生的殺人者,人頭滾滾,權位穩固,想到這裏,兩個老頭一起對天拱手,神色復雜的道:“聖恩,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