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風車

“請大人詳解吧。”

年錫之也是第一次來到此地,當初徐穆塵在時,也是經常伴隨張佳木到莊上來,他因為忙著建校的事,而且對稼穡之事不感興趣,對大棚和高爐什麽的也是敬謝不敏,所以,來的次數就少了。

但眼前這一切,卻是叫這兩個讀書人先開了眼界。

莊中臨水,到處都是翻車和水井,溝渠縱橫,不少農人在引水澆地,可能是地裏已經種上了作物,所以在大量的用水吧。

看到張佳木在管莊的引導下進來,還有過百華服錦衣的侍從,光是車就有幾十輛,青蓋翠幄,華美非常。

一見這樣的動靜,在路邊和溝渠邊勞作的人們,自然都是跪下了。

張家沒有什麽嚴重的規矩,而且也約束著這些管事不能盛氣淩人,不象別的莊子,管莊身邊的人下來,佃戶都要跪下迎接,交不上租就要打板子。

不過,該講的禮儀也是要講吧。

“太保,這,這座高聳入雲的建築是什麽?”年錫之向來鎮靜,很少有這麽失態的時候,不過,眼前的一切,可也真夠視覺沖擊的了。

莊上迎面就是一個風車,紅磚為基,碩大的風葉正在微風中迎風搖擺著,在風車之下,當然有入口,一群穿著灰衣短褐的人正在排隊。

“這是風車。”既然形象很直觀,張佳木也就直接用了風車這個原本的名字。這玩意兒,說白了不是什麽不可模仿和制造的高端發明,只是一個能把人從繁重體力勞動裏稍微解放出來的一個器物。

當然,有風的地方才玩的轉,要是放在一年四季都是微風徐徐的地方,效應就很不明顯了,根本無用。

華北平原,無遮無擋的大平原地帶,一旦起風就是不小,而且,一年風沙大起的日子也很不少,所以,這風車的作用就很大了。

這個莊子,有一百三十五戶,修了一座高大的風車,以風力帶動機器,軋壓麥子,以磨成面粉。

當然,別的農作物也一樣可以磨,一般的省時省力。

以往,新下的麥子要想脫粒成面,要人不停的拉磨來磨,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驢或騾子,沒有大牧畜的,就只能全家老小在磨盤之後,推動杠子來磨麥成面。

這般的辛苦,就算是大牧畜也很吃不消,更不要提那些面黃肌瘦的人了。好在,百姓困苦,多少天也未必舍得磨一回,不然的話,非得累死不可。

現在張家的佃戶不必納皇糧,而且年錫之等人也知道,雖然張佳木拿六成,佃戶只留四成,但張家的土地收成高,而且水利等輔助工作做的好,征調人修渠時,不一定就是本莊的人,張佳木也會下令調別的莊農來協助,由他發給工錢和飯食錢,這樣一算,佃戶還是很合算的。

況且,種子也是由莊上的執事統一發給,因為張佳木知道,百姓一般是不怎麽選種的,選也是各人選各人的,按經驗和能力胡亂選一下就灑落在地裏了。

現在有上頭征調來的有經驗的老農幫助選種,然後統一下發,每五戶還有一頭牛,當然,是張佳木自己出資購買的。

京畿地方有一條好處,就是購買大牧畜相對要容易一些,牛羊豬,還有騾子、轅馬、騾、驢,都很方便購得。但就算如此,當初買牛時也費了很大的勁,後來考慮到購買普通的轅馬也很容易,而且,價格也不貴。一牛的市價是三兩左右,有時會略高一些,購買一匹上等戰馬,最少也要十兩銀以上,二十兩以上也很正常。

象張佳木跨馬的那匹烏雲,少說也要值百金以上。

至於普通拉車的轅馬就很容易得了,雖然蒙古會寇邊,但和內地的貿易一直沒有斷絕過,好的戰馬很難入口,但大明自己在河套地區也養馬,所以蒙古人對禁絕馬匹貿易也一直沒有那麽嚴格和認真了……敵人自己出產的東西,再來厲行禁絕,也是太搞笑了一些。

大明不缺馬,牧民卻非得要有茶磚來清膩,也要有漢人出產的物品來使用。倒是大明這邊查察的很嚴厲,出口的東西絕不能有軍國重器,特別是鎧甲兵器,甚至是鐵也不允許。

才不到一百年,現在草原上又已經嚴重缺乏鎧甲和鐵盔,甚至連鐵制的箭頭也開始是寶貝了。

京畿地區,馬匹實在是很容易買,大批的購買轅馬價格也很便宜,當然,比牛要貴一些。大約中國民間一直沒有使用馬耕地的傳統,還是因為農耕民族養馬代價太大了。而且,有時候官府會強迫百姓養戰馬,負擔更嚴重,甚至到了叫百姓破家的程度……比如北宋年間,就是如此。

張佳木自己買了過千匹轅馬,光是分在眼前這莊上的就有三十余匹,加上十來頭牛,正好,每三戶就有一匹馬或是牛使用,耕地深耕細作的條件,算是基本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