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秘器(第2/2頁)

比如遼東的柳河衛奉命每年上交三千石糧,再上交五具鎧甲,二十支火銃。

交糧之余,這些鎧甲和火銃不論是自造,又或是換購,總之要把任務都完成了,衛所指揮才算過關。

這在明朝前期小政府無財政統籌的情形下是有積極作用的,因為明初時候天下喪亂,百姓有安居之所就已經舉家歡慶了,所以就算苦一些,不僅要自己備武器打仗,還要種地,還要交弓箭火銃鎧甲,這些都能承受得住。

等時間一久,武官腐敗加一重剝削,軍戶自己吃不得這種世代為奴的苦逃一批,如此一來,衛所人少而事多,根本承受不了,等到小冰河時期,衛所自顧不暇,不要說上交了,國家還得撥糧救濟,到這時候,衛所就當不得用了,只能加大財政投入到雇傭邊軍頭上,而邊軍的鎧甲武器火銃又得朝廷統籌下發,自然多增一重負擔,以明朝的財政統籌能力會根本負擔不了,然後破產。

當然,這就是後話了,可以不提。

此時開國日久,法度廢馳,火銃的生產制度又沒有統一的標準,全是匠人世代相傳制造。在永樂年間,成祖皇帝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工部官員監督的嚴,工匠的待遇也還過的去,所以造出來的火銃頗能用得,火銃對敵屢屢得手,就是明證。

到此時,火銃已經無甚大用,因為制造的越來越差,用銅越來越少,口徑也越來越小,裝子藥當然就越來越少,這種火銃,真真是百無一用,射程不過一二十步,穿不透皮棉甲,運氣好了才能打中裸露的皮膚,威力還不如弓箭,這種火器,當然是差勁的很,當時的官兵已經不大想用了。

土木之變事隔多年,在官員搜檢的單子上還能見到尋得神槍數千上萬支的報告,當時火銃質量要是有永樂年間那般,又可以堅持訓練的話,又何至於慘敗至此等地步,火器又何至於被扔了滿地,連蒙古人也不屑去撿。

有此前車之鑒,黃二的疑問,自然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叫你去,便去”張佳木瞪眼怒道:“你這廝,偏生這麽多廢話。告訴你吧,別人都可當一方之重,你只管護衛我的安全,連曹翼我都派回去了,你好好想想你的擔子可有多重?”

一句話說的黃二面色如血,漲的紅如雞冠,他咬著牙齒,跺了跺腳,整個望樓都似乎被他踩的搖晃起來,到這時,自然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只能向張佳木保證道:“大人安危,就在我身上了。”

“嗯,去吧。”張佳木點了點頭,對他道:“我會持強弓在此,以射助戰,當然,需要時我也會親自擂鼓助陣,你帶著你的部下,奮勇向前就是”

“是,大人放心。”黃二其實也是頭一回帶領這麽多人,打這麽一場仗,當下心中也極是興奮,答應下來,轉身便下去了。

“大人,火銃克敵?”徐穆塵心思縝密,黃二一走,便是問道:“是不是內衛打造的新式火銃?”

“新倒也沒怎麽樣。”張佳木面露得意之色,只道:“只是加大加粗,大約是普通火銃的三倍大點,咱們這裏子藥充足,有這種大火銃,學過的人也很不少,我想,夠來敵喝一壺了。”

“大人真真是算無遺策。”年錫之一想,有這麽大威力的火銃,配上一些很有經驗和武力的直衛和內衛,再有黃二這樣的兇人領著,還有三道防線,而此地的官衙院墻厚而高,根本無可能攀爬而上,這畢竟是在內城,又不是野戰攻城,什麽沖車雲梯一律沒有,只要守到天明,大局便算定了。

徐穆塵也是大為佩服,笑道:“緹騎那裏是穩勝不敗,孫錫恩至少也是一個不勝不敗,大人尊府肯定沒有問題,咱們這裏再守住,想來,也不會有什麽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