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寶刀(第2/2頁)

就算是大貴族,除了偶爾啃兩根黃瓜之外,夏秋之時的那些蔬菜在冬季也是吃不上的。連新鮮的大白菜也少,除了泡菜就是酸菜,最多種類比百姓豐富點,但本質上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所以,商機無限。

當然,技術準入也是很重要的一條。可想而知,眼前這幾百座大棚建造成功,在今冬投入運營並且大賺特賺之後,得有多少人眼紅?

敢和錦衣衛都督別苗頭的人不會太多,但只要敢出來分一杯羹的人,肯定就有相應的勢力和實力。或者,是面子。

比如會昌侯家出頭,或是忻城伯家?這些勛戚之家可是從不嫌錢多咬手的,只要聞到味道,他們可就會如同一群餓狼一般,蜂擁而上。

有的時候,並不是所有冒犯都可以斷然回擊,盟友比敵人重要,不過是在哪個國度,任何時期,都是如此。

所以於其到時候頭疼,倒不如執行嚴格的技術保密工作。這種大棚在建造的方法,還有溫度的控制,還有蔬菜的病蟲防治等諸多方面都很有講究,這些活兒難不住張佳木,但對從來沒有過相似經驗的人,根本就無能為力。只要把細節保密好,就算有人燒制玻璃或是琉璃來仿制大棚,最少在幾年之內,利潤只能是屬於張佳木一個人的。

想到這一點的張佳木心情極好。中午時,臨時抓來一隊莊客做飯,熬的剛起網的新鮮河魚,切的極肥的肥雞,裹著細白青嫩蔥絲的蔥油餅,最後是一壺油茶,雖然簡陋,但各人都吃的極為香甜。

飯後也是粗茶一壺,用的是粗瓷大碗,不過也格外有野趣,並沒有人表示不滿。

接下來,就是看高爐,還有特許錦衣衛自己打造的兵器。在高爐上張佳木走了不少彎路,他畢竟不是真的全能,很多東西只是隱約知道,細節上還不如這個時代的工匠,這座最高的鋼爐是用來熔化鐵水的,爐內的溫度卻始終達不到需要的標準。

一直到有一個老匠人提出用回風爐的辦法加以改造,這才解決了問題。

高爐的頂端有進氣和出氣兩個口,以往是爐內的溫度沒有達到要求時,進入的冷空氣又把溫度給降低了,後來加蓋了進氣和出氣口,爐內的溫度形成了循環,在此之後,才算真正解決了麻煩。

“大人請看。”

在爐內傾倒出鋼水凝結成型之後,一個全身筋肉盤結的壯漢開始鍛打,很快,鋼胚被打成了橫刀的模樣,接著淬火再打,冷凝,再次鍛打,經過無數次的鍛打和換了幾批人之後,一柄看起來不是很起眼的橫刀就擺在了眾人的眼前。

一個校尉抽出了自己腰間的繡春刀,與這柄剛打造出來的橫刀砰然對碰。

繡春刀被腰斬成兩截,盡管這柄繡春刀也是千錘百煉,不過在正經的鋼刀面前,還是經不住考驗。

“真是神兵利器啊。”

這一下眾人真正吃了一驚,張佳木卻並不意外。中國的鍛造技術隨著戰亂被不停的破壞,宋不如唐,明不如宋,清不如明,倭人這個島夷卻是後來居上,在冷兵器,特別是倭刀的技術上已經把中國遠遠的拋下了。

到戚繼光和遼東軍仿造倭刀的時候已經只能模仿其外形,而真正的鍛打技術卻是已經被人遠遠拋下,根本就追之不及了。

“嗯,做的很不錯。”張佳木也大為激賞,其實明白了未來發展之路以後,對冷兵器的鍛造張佳木不是特別有興趣,未來是屬於火器的,但現在來說,他的直屬部隊,特別是錦衣衛和緹騎部隊如果能大量裝備這樣的寶刀,對未來的政爭來說,將是不折不扣的神兵利器。

“加快速度吧。”他吩咐道:“每個匠人都要賞銀子,工頭兒加倍,月例,口糧,不會克扣你們一星半點兒。”

在不遠的未來,張佳木覺得用上這些刀的可能,將會是無限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