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急遞(第2/2頁)

“倒未必是壞事。”陜西的提塘官提醒他:“這麽急送來,差官都累成這樣,要是打敗了仗,肯定不會送的這麽急,是不是這個理兒?”

“喲,是了,我真糊塗了!”這麽一提醒,山西的提塘官就醒悟過來。石彪是有名的諱敗誇勝,最近保喇犯邊,也先之後,就是此人實力最強,每到秋冬時候,必定會帶著養肥了的戰馬和將士到大明邊境來打秋風。

要說北虜現在也是很慘,封關幾十年,被大明在草原上攆了幾十年,有好多次,比如藍玉,還有當年的燕王,都曾經一路打到捕魚兒海,勒石紀功,北虜望風而竄,殘元勢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下土崩瓦解,根本不成氣侯。

就算是瓦刺和韃靼相繼而起,看著威風,經常號稱是帶甲幾十萬,其實都是些沒鎧甲的牧民,用一張射不到百步的破騎弓,很多牧民連鐵弓都沒有了。自己胡亂造的騎弓根本不能破甲。只有也先風光時,好歹湊起了幾萬精銳,真正的帶甲之士,這才能接二連三的打敗大明邊軍,一路殺到北京城下。

也先一敗,剩下一個保喇也並不足為患,因為大明禁鐵出邊,這是和契丹學到的花樣,雖不及後來大清朝的減丁那麽生猛,也是一項很利害的政策。寸鐵不得出關,草原上沒有鐵礦,鎧甲,頭盔,兵器,弓箭,哪一樣不要鐵?到現在,蒙古人已經把祖上留下來的家當折騰的差不離了,再過幾十年後,到了明末,蒙古人根本就是一群窮的連褲子也沒有的流浪漢,號稱控弦四十萬的末代成吉思汗被黃台吉攆兔子一樣打,最後林丹汗死於逃亡途中,大小老婆跟了清太宗,所有的蒙古部落也被編成旗,後金給他們裝備,然後一起入關搶劫大明,如果不是後金崛起,蒙古人在大明的禁邊和互市政策下是絕不會有任何前途可言了。

現在自然還不至於如此,一聽說可能是捷報,山西的提塘官自然也精神大振,想也不想,提起手中的油包,對著四周拱拱手道:“我這就去通政司,人家拼了命送來的,耽擱不得,本省差官,還請列位擔待一下。”

“好說,你快去吧。”

“大同總兵官馭下極嚴,今天我算是開了眼,還真沒見著跑暈了的差官。你呀也趕緊的,要是誤了事,別叫人家鬧個難看。”

“是勒,我這就去。”

提塘官知道確實耽擱不得,於是趕緊牽出了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手中提著一盞照亮用的燈籠,一者是照路,聊補於無,二來,也是叫巡城的兵丁看到他一身的裝束,知道是送緊急軍報的,不必出來多事盤問。

只是從正陽門到通政司,原本是一條直路,到了皇城附近,這個提塘官卻是繞了個彎,並沒有直接去通政司,相反,卻是向著東華門外的方向趕去。

“誰,站住!”

就在金銀胡同近百步開外,提塘官已經被攔住,雖然是半夜,借著月色可以看到有幾十個暗樁趁著夜色摸了過來。

這裏這個提塘官也是頭一回親自過來,一看到眼前的情形,心裏也是一慌。

“山西的提塘官,有要緊事,來給大人回。”

雖然慌了些,但好歹還撐的住,等人近些,這個提塘官就壓著嗓子,輕聲說道:“列位,請包涵,實在是有要緊事,還得請個能做主的弟兄,快些進去幫我回。”

“哦,是送奏報的差官。”一個身形矮壯的灰衣漢子認真的在馬前打量了一會,算是認可了提塘官的身份,想了一想,便道:“我們是管外頭的,你一徑往裏走吧,門前自然還有管事的人就是了。”

“好勒,承情。”

張府的關防之嚴,也算是教這個提塘官開了眼界,但這種場合不便多說,於是壓著興奮的心情一徑向裏走,整條胡同住家也不多,張府就在胡同正中,隔的老遠,就看到十幾個樁子一動不動的立在門前,提塘官正在奇怪,卻發覺其中幾個樁子突然一動,直直的向著自己迎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