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靜候(第2/2頁)

但心裏的煎熬可就著實叫人難受的很了。

除了眼前這些人,還有幾個老成的隊官帶隊,薛祥和赫龍城等幾個得力的小旗帶著正南坊的全部力量,匯集在南宮附近,躲在幾家靠的住的大宅子裏頭,只準進,不準出,嚴防戒備,就預備著今晚的行動。

這當口兒,等的就是張佳木這個百戶回來,他是主心骨,沒有他在,大夥兒什麽事也做不成。

所有人都在坊門前等候,任怨幾個最心腹的略微知道一些張佳木的計劃。他們一邊等著,一邊川流不息的派人打聽著消息。

“任大人,列位大人,張府外頭沒動靜,但裏頭人不少,這會兒還大張燈火的,說是預備明天再鬧一回花燈,我看,這裏頭透著妖。”

“南宮裏頭,已經黑了燈,都睡下了。”

“坊中情形,並無異常,就是,街面上沒有什麽人,大夥兒都關門閉戶的,沒有人敢出門。”

“對了,回大人,左副都禦史徐家。人員往來,比平時多了十倍也不止。小人在那兒趴著看了一天一夜,這人就沒斷過。那些大人物,進了門就沒出來,底下當差的,川流不息,這兩天可就沒消停過。”

任怨鐵青著臉,張佳木不在,雖說劉勇是總旗,但隱隱然是他當家主事,聽著人一撥撥的來回事,他只是僵硬的一擺手,喝道:“不相關的,不要來回,各內城和外城的城門有什麽動靜,立刻來說,不要耽擱,去吧!”

……

今兒是景泰八年的正月十五,金吾不禁,百姓與品官之家一樣,都可以上街看燈,一夜不停。

但時局不好,京裏頭這緊張氣氛連最底層的小老百姓也能嗅出點味兒來。達官貴人們能出城去避禍,老百姓能上哪兒去?出了城,沒親沒戚的兩眼一抹黑,連哭也找不到墳頭啊。

沒奈何,只能留在京城裏頭。但家家緊閉門戶,關門上鎖,甭說出來看花燈了,連小孩子出來買點零食也不許,最多小販子上門來賣,開開臨街的窗戶,做賊似的買了一些哄孩子吃了睡覺,然後就又是落下窗子,家家戶戶,俱是如此,到了晚間,到處都是黑漆漆死沉沉的一片,除了那些不知死的貨,誰還敢往街上跑!

就是留在家裏頭,最底層的百姓關門睡覺,稍有點見識又點得起燈的,不免要聚集起家裏人,點著油燈,關起窗子,私底下議論時局。

皇上的病,已經是人近皆知,病的不輕。但究竟到沒到要命的地步,卻是誰也說不清楚。

“原德兄。”江米胡同一處宅院內,後園一處高樓的頂層裏燈火通明,一群頭戴方巾的文士正捧茗而談,說的事,當然是和時局有關。

有人向坐在主位的主人問道:“聖上的脈案,今天的看了沒有?”

“看了,大約也沒甚要緊。”主人姓李名賢,字原德,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白胖胖的圓臉,身量也不高,穿著五福捧壽的長袍,臉上也是笑咪咪的,一看之下,就覺著面團團若富家翁,性子也必定是沉穩憨厚,誠實可靠。

只有雙眼一開一闔之際,神光湛然,才能看出一點不凡來。

“著啊。”適才的人接著話頭,頗為苦惱的道:“看脈案,雖是重症,但不是險症。徐徐調冶,斷沒有出大事的可能,怎麽京城之中,就成這個樣子?”

在場的人,全是大明的中層文官,其中,又以生的富態的主人李賢品階最高。宣德七年進士,先任考功司郎中,後來是文選司郎中,正統十四年北征,隨大駕出城,僥幸逃回,後來一路青雲直上,上正本十策,著述《鑒古錄》,任兵部右侍郎,再轉戶部,調吏部侍郎,仕途順當,已經有大用的跡象。吏部天官,一旦尚書王直告老,多半就由李賢接任,到時候,就算是內閣大學士,也不能不對李賢客氣幾分!

當官的心正熱,卻要遭遇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變故,雖然在場的人都是一臉苦色,李賢心中,也是翻江倒海,他不答剛剛那人的問話,只是心道:“脈案無事,但保不住有心人故意散播謠言,這一點也想不到,真真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