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獵狐(第2/2頁)

但最出風頭的也是他。親貴們多是來西方別業裏居住,秋冬正是打獵的時候,冬季更是獵狐的好時候,毛皮肥厚,品相最佳,勛戚子弟最喜歡於此時獵狐,夜半起身,消耗精力。而且獵狐之後,披上制好的毛皮,更添武勛威風。

昨夜獵狐,張佳木所得最多。他發箭快,準頭又好,一箭出去,多半射頭或是穿喉而過,不需多射,而且創口極小,所以,剝下來的毛皮品相極佳。

一大早晨,薛恒和張佳木等人身上還是熱氣蒸騰,幾個人光著膀子和一大堆貴族勛戚寒暄說笑,一邊說,一邊看下人們剝狐皮,自己則拿熱毛巾抹身。

張佳木雖然位卑職輕,但名聲已經很不小,勛貴們躲到西山來,總不能是沒有原因?這會兒見了他,各人都是有點詫異,但看到薛恒吩咐下人,幫張佳木回城去取東西,安排坊裏事物,擺出個長住西山的勢式來,各人也就心中釋然,不少人心中暗道:“看來他是要置身事外了。”

想來也是好笑,全京城都知道必會有變,就一個宮城裏頭的皇帝不知道,還在打算十七日再會群臣,商議決定儲君的事。

一個皇帝當成這個模樣,其實除了在宗法大事上失了人心外,還有點貪圖女色外,景泰帝倒是沒有什麽惡跡,但就是一個宗法之事,就叫他失去了所有人的擁戴,在場的人,全是大明勛貴,算是這個國家與皇室關系最密切的統治階層,比起大學士王文之輩,手中握有真正的實力,消息也極為靈通,但這個階層已經把景泰帝徹底拋棄,可以說,這場政變,皇帝已經是輸定了!

“今早我趕來西山,路上倒是遇著於胡子了。”

有人在人群中竊竊低語,另有一人問道:“他怎麽樣,有什麽不對沒有?”

“倒是沒有。”先說話的那人搖頭道:“他是照常上衙門辦事來著。聽說正督促下頭查察京畿一帶有沒有受雪災的,年前兩場大雪,受災的頗多,他要安排賑濟。還有,冬天邊關無事,但眼看就要到春天,萬物復蘇,他要兵部下文,安排邊將燒邊,此事要緊,於胡子忙的不可開交。”

“哦,他倒是憂心國事,可惜,哈哈。”

“是啊,哈哈。”

說話的人,彼此打著哈哈,這些人都是大明勛貴,每個家裏都是良田萬畝,莊園無數,家裏奴仆少說了也幾百人。一旦復辟成功,於謙失勢是勢成必然的事,然而這會還在操心別的事,在這些人看來,當然是愚不可及,不可救藥。

張佳木問王增道:“燒邊是怎麽回事?”

王增道:“就是在春夏之交,把邊關數百裏內的草場全部燒掉。如果是這樣的話,北虜想要入境侵襲,就要大費周章,很難深入。”

“哦,原來如此!”

張佳木這才懂了。燒邊一事,在正統之前是力行不懈的,邊將年年都要深入北境幾百裏,把水草牧場全部燒光,這樣的話,遊牧民族南下入侵,沿途馬匹無法獲得給養,人數就不能太多,負擔不起,所以在正統之前,並沒有大的邊患。

從正統年間開始,文官用事,文武不協,朝中又是宦官當事,邊境事不甚了解,亦不關心。所以邊將燒邊也就懶惰了,最多燒到幾十裏,上百裏,這一點距離,在蒙古人來說也就是一天的事,有什麽用?

於謙現在擔任本兵,把燒兵之事又好生抓了起來,這會就開始部置,數月之後,就能大舉出兵,北上燒邊了。

王增倒是也說了一句公道話,他道:“於胡子勇於任事,堅毅敢為,老實說,他是個難得的人才。”

薛恒在一邊先是笑而不語,這會兒才出來打岔,笑道:“這幾天是在這裏消閑解悶,不準說這些事,太悶了。”

王增這才醒悟,於謙對勛戚內官武臣都不假辭色,生性過於嚴峻,在場的人,不喜他的多,喜他的少,自己的話叫人聽了去,大有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