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罷朝(第2/2頁)

大朝會人多,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入正殿的,正殿之外的平台上也得跪不少人,象文臣班次,夠資格參加朝會的人很多,這會兒還在石階下頭,隊伍就已經排的老長,一直到太和門附近,才到隊尾。

駙馬都尉薛恒深知今日此會重要,他左右打量,看著諸多勛戚的臉上神情,都是不得要領,於是又打量文臣班次,他愕然一征,心道:“於胡子好象沒來?”

文臣之中,於謙的班次並不是最前,但也總是在前幾名之內,各人略微一掃,就已經看到跪在前頭的幾個內閣大學士,還有一些加了少保或太子太保,太傅、少師等官銜的文臣,但於謙往常的位子。卻是換了別人,於謙,顯然不曾來參加此會。

如此大朝會,又是涉及太子復立的大事,於謙未至,薛恒心中感覺極為沉重,知道事情必有變化,大為不妙。

果然,沒過一會兒,司禮監太監舒良自內而出,站在平台之上,高聲道:“陛下口諭,今日身體不適,免此朝會。”

王驥在武官班次,聞言大急,不覺高聲道:“那麽,我等合議疏奏,陛下如何處斷?”

“不急!”舒良面色陰沉,從懷裏掏出一張紙來,道:“宣陛下手詔!”

眾臣聽得,當然俯首跪聽,卻聽舒良念道:“卿等憂宗廟愛君之心,朕已知之。朕偶有寒疾,十七日當早朝,所請不允!”

“所請不允?”

王驥須發皆張,幾乎要跳起來,在他身後,是有意跪在他身後的徐有貞,見王老頭要發作的樣子,徐有貞拉拉他的衣袍下角,輕聲道:“王公,請慎之再慎。”

“嗯,我知道了!”

王驥重重一哼,在地上碰了下頭,以示尊詔。

眾人當然亦是如此,亂七八糟的叩了頭,便是站起身來,但面面相覷,一時間卻是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熱辣辣的一張合議奏疏送進去了,結果就是這麽幾句話,但最後的四個字才是皇帝真正的心意,王驥冷笑,臉色卻僵直如死人,他呐呐道:“所請不允,嘿,所請不允!”

於他心思相同的人,大有所在。不少大臣臉上都是滿面憂色,只有王文和蕭惟貞等人,卻是面露得色,他們不是復立一派,而是擇立一派,甚至是建議皇帝將養身體,不必考慮立儲的事,等再生了皇子,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皇帝堅持原本的想法,對他們當然大大的有利,他們自然是滿心歡喜了。

“王公,下去再說,不必在這裏說。”

王驥仍有失態的樣子,徐有貞不得不再勸一句,王驥這才省悟過來,揮手道:“走,回我府中商議。”

徐有貞當然從命,不過,舒良還沒宣示散朝,各臣都站在原地未動,他們也只得暫且等候。

卻聽舒良道:“諸臣先退,陛下有命,宣武清侯入內見面。”

“好,這太好了!”

石亨在一邊跪答從命,徐有貞卻是向著王驥輕聲道:“武清侯入見,於我們大為有利,王公,且聽他的消息如何!”

王驥素來不喜石亨,但此時此刻,卻也只得點了點頭,雖然大事可為,但臉上殊無喜色,卻是一臉的沉痛。

有舒良宣詔之後,朝會當然不成,只能改為十七日再朝。於是文武勛貴各班,依次散去。

薛恒與張懋走在一處,兩人都有些憂心忡忡的樣子,看看左右無人,薛恒道:“英國公,你看今日此事如何?”

張懋道:“恐怕此後要多事了。”

他又道:“但此事也不是為臣下者能多言的,咱們還是靜觀待變吧。”

薛恒心裏很不以這話為然,但英國公實在是年紀幼小,十七歲的年紀,國朝大事,能有這點體悟就算不錯了。而且,轉念一想,張懋打定了靜觀待變的主意,雖然不會撈到什麽好處,但總也不會受什麽處分。英國公家已經是國朝第一勛戚,就算再立功又如何,又不能封王!

這種天家第一大事,置身事外明哲保身,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眼前這個少年也不算簡單,薛恒腦海裏卻又浮現出另外一個少年的身影。當日張佳木一箭退石亨,種種表現,教他印象極為深刻,此時此刻,他不禁想:“不知道此人在此,又會說些什麽,而且,今日之後,他又會做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