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南洋(二)

就在張偉記掛李巖,詢問其去向之時。這位前明舉人,漢朝的廂軍上將軍正扶著船舷,眺望遠方。

“和風熏面,草與水同色。”

輕聲稱贊一句江南美景,他返身回艙,四處巡視。此次出海是為了整治自家的封地,短時間內都很難再返回中原。他自幼在河南生長,若不是杞縣曾經被官兵焚掠,自家的田宅家產都殘破至難以收拾,縱然是皇帝封了他諾大一塊封地,他亦很難下定決心。

因為李巖在當地很有聲望,手底下一眾廂軍士卒跟隨他征戰多年,不欲分離。此次出海開拓新土,幾百名舊戰士退伍跟隨,又有李氏宗族及一些鄉民隨同。李巖知道雖然呂宋與內地海運很是方便,卻是費用昂貴,一應生活用具,或是自已鍛造,或是此時就多帶一些,比之以後不足時購買更加合算。他傾盡家資,連同其弟這些年的宦途所得,再有征戰軍功的賞賜,打造了兩艘福船大船,夾在出使的使團中一起出海,一是舍不得李侔,一向戎馬生涯,兄弟倆會面甚少,此次一去家國萬裏,日後再見不知是何時,是以要在海上多相處一些時日。二來隨同船隊一起,有甚意外也可照料,當時出海風險仍是不小,萬一觸礁沉船,或是遇著台風,單獨的船只很難脫難。相隨大型的船隊一起出外,自然是更加保險。

他步下中艙,在儲藏物品的各個艙室巡視。此次出海,除了攜帶米糧麥及疏菜種子,還有各式各樣的農具、生活用品、軍器。那四門購得的千斤大炮,還是李巖以退伍將軍的身份自火器局購得,加上幾百支火槍,費了他大半家財。是以他特別重視,防著出事。

負責看管武器的是他的族弟李俊,很是機敏能幹。見李巖俯身下艙,忙迎上前去,向他笑道:“大哥,你放心好了,這些都捆綁好了,一點疏漏也沒有。要是出了岔子,我跳海謝罪。”

李巖也被他說的一笑,在他肩膀上親熱的拍了兩下。卻仍是踱到用鐵鏈捆好的火炮旁觀,細心檢視。

直過了半響,他才直起聲來,向李俊笑道:“不是信不過你,委實是小心不得。這火炮重過千斤,萬一捆的不穩,海上風浪很大,火炮在艙室內四處亂撞,沒有幾下,咱們就都得陪著它見龍王爺了。”

李俊老老實實低頭聽訓,待他說完,方沉聲答道:“是,我一定小心。從今兒起,每天都來查視幾次。”

“這便好,等到了呂宋安南城碼頭,卸它下來,才能放心。”

“大哥,咱們李家的封地有多大,有咱們李家堡大麽?”

李巖聽的一笑,拍拍手上的浮灰,邊沿著木梯向上爬去,邊答他道:“我是封的伯爵,封地方圓三百余裏,只怕比咱們杞縣還要大上一些。”

李俊聽的一驚,繼而又喜滋滋道:“這可真了不得!周王也沒有封地,信陽的唐王也沒有。這些王爺的王莊田地多的不過十幾萬畝,少的幾萬畝,咱們這麽大的一塊封地,總也能耕出幾萬畝良田來吧。乖乖,這可比的過一個王爺了。”

“其實不止。我的封地,無有別物特產,唯有平原,而且膏潤肥沃,悉心開墾的話,足可得良田百萬畝。”

李俊聽的一驚,立時望李巖臉上看去。見他鄭重其事,並不是說笑。因驚問道:“皇帝封這麽多良田美地給人,為的什麽?當年明朝太祖爺分封諸王,也都只有封爵,沒有土地,不準臨民。今上不怕諸候坐大,日後兼並爭戰,弄的天下大亂麽?”

兩人一路行走,此時已回到李巖居住的艙室之內。此時中國大興航海之風,全國各處都有意欲發財的商人,破產的農民,冒險的野心家毅然出海,往海外蠻荒之地尋求成功的機會。然而海船易造,水手難得。原本沿海的弄海人地位早就水漲船高,熟諳海事的水手早已不敷使用,有經驗的船長更是難得。此次李家大舉遷往海外,歷經千辛萬苦方才覓得一眾手水,並兩個出海數次的老手船長一同出海。是以這大船上最好的艙室到不是尊榮的伯爵大人居住,而是讓給了需要良好休息與懸掛海圖空間的船長居住。

因空間逼仄,李俊並無坐處,只站在李巖身旁,見他坐定喝茶,一派氣定神閑模樣,便急道:“大哥,據我所知,開國帝王對功臣良將沒有不起猜忌的。陛下現下要開疆辟土,所以大封功臣,等過上十年八年,天下穩定,他手底下又有幾十萬精兵強將,足以守禦疆土,到了那時候,原本的功臣們就成了眼中釘。陛下還需防著他身後宿將功臣們做亂,大哥你坐擁如此肥沃廣闊的土地,還可以自建軍隊,判定法例,收取賦稅,將來若是陛下動手,那可當真是大事不妙。”

“不妨事。”

李巖見李俊仍是一臉不解,又有些惶怕,只得嘆一口氣,站起身來,向他笑道:“陛下分封,其實是要在海外分官員的權。以貴族對抗官員,以官員監視貴族,兩邊平衡,什麽事也沒有。況且日後都是火器爭戰,我那麽點土地,再大上幾倍,沒有錢,沒有工廠礦山,我能養活多少軍隊,又能掀起多大風浪?陛下才不會害怕封地貴族,到是害怕官員胡來的多。呂宋諸島孤懸海外,若是官員貪墨不法,激起民變,那才是要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