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鼎革(二十一)

這次廷議過後不到半月,張偉於台灣已是知道經過。與何斌閑談說笑時提起,渾當是笑話,到是從呂宋回台述職的施瑯聽了之後大驚失色。因見張偉與何斌二人神色自若,渾然不把此事放在眼裏,施瑯急道:“這事情可非同小可!若是朝議之後當真遷海民,毀船廠,禁絕商人出海,咱們在台灣的工廠雖然還能賺南洋貿易的銀子,不過內地出產的商品出不來,咱們這裏造出來的布匹、煙卷、火柴入不得內地,再加上人員來往斷絕,別說賺錢,咱們簡直就成了睜眼瞎子啦!”

張偉搖頭微笑不語,何斌卻先啃一口西瓜,向著施瑯讓道:“尊候,不必著急。這是從冰窖裏剛起來出來的,汁多沙甜,是咱們台灣出產的上好西瓜。你在那呂宋椰子吃的多,這玩意是好久沒吃到了吧?”

施瑯面色凝重,勉強吃上一口,向何斌答道:“是,那麽甚少這麽好的西瓜。我已命人帶了種子過去,呂宋天氣比台灣還熱,估摸著也能生出不錯的來。待長了出來,自然要命人送給兩位兄長品嘗的。”

卻又納悶道:“怎地你們現下涵養城府這麽深了?這才多久沒見,二位就歷練的如同宰相一般了。朝議的事,竟似全不理會,這到真教人佩服。”

張偉見他添唇咂嘴吃的香甜,卻又凝神皺眉的想著朝議的事,因大笑起身道:“尊候莫急,這點子小事還難不倒咱們!”

他向一頭霧水的施瑯解釋道:“漫說從朝議有結果到派出大員出巡地方,到知會地方官員準備,到真正實行,以大明官僚習氣,拖沓無能的辦事能力,你道真能將咱們逼死麽?”

輕蔑一笑,向何施二人道:“書生見識!當真是可笑之極,世宗時倭人犯境,一直到萬歷年間,朝廷何嘗停過海禁?汪直那會子,大明國力還是強盛之時,都管不了走私商人。這麽大的國家,辦起事來有那麽容易的?”

“這倒也是。不過當真施行起來,於咱們還是大有不便就是了。”

何斌見張偉神色,知道他要與施瑯交待大事,因起身向四周圍侍的下人揮手道:“都下去,沒有傳喚不要進來!”

見下人皆魚貫而退,房中再無外人,張偉乃向施瑯正容道:“你說的對,雖說咱們不怕,到底還是有諸多不便。從朝議來看,現下的這些所謂的君子正人對咱們都是一肚皮的成見。想拉攏,是很難了!”

何斌卻向施瑯問道:“你來台之後,可去那些煙廠和絲廠、布廠看過了?”

施瑯點頭道:“全數都看過了。這煙廠也罷了,我不吸煙,對這些東西殊無興趣。這絲廠和布廠當真了不得!也虧志華兄想的出來!依我看,若是朝廷不禁海運,咱們三年內,就能把江南的幾千家絲布作坊打跨,整個大明南方都得穿用咱們的絲布!”

“不錯,若是給咱們多來幾十萬工人,多造幾千家水力工廠,漫說是中國,就是全南洋,那些白種夷人的地盤歐洲,都得穿咱們的制造的絲布了!”

“廷斌兄,現在台灣便有過萬的絲布工人,每年出產的數量已足夠往內地銷售了。這絲布不比他物,只要家裏還有點余錢的就得買來穿用。江南絲布都是幾十幾百人的小作坊,出產的辦法也不如咱們,成本比咱們高出許多。咱們的布運將過去,立時就能把全南方的坊絲織布業打跨!到那時,銀子還不是想怎麽賺就怎麽賺。”

張偉聽他二人說的熱絡,卻忍不住打斷兩人話頭,向何斌笑道:“廷斌,賬不是這樣算的。若咱們真的那麽做了,不給別人留條活路,只怕不是賺錢子,是大把的賠錢啊。”

他擺手道:“比若那些布廠作坊什麽的都破了產,那些失業的工人怎處?”

施瑯詫道:“這可是朝廷頭疼的事了。他們不是說什麽大明以農桑產國,不以工商為重,不與小民爭利麽。這些人,正好可以回去種地。”

張偉從鼻孔中哼將一聲,向施瑯道:“誰說江南是朝廷頭疼?那麽大一塊富庶之極的地方,留給朝廷去破壞浪費麽?當初我若不是在台灣一手一腳的苦拼苦熬的,而是把江南那幾個省給我治理,五年內,我能蕩平南洋,二十年內,能教大明疆土擴大十倍!四十年內,我能教有太陽照射的地方,都有漢人的疆土!”

何施二人知他說的雖是狂放,卻也並無誇大之辭,他當初與何斌施瑯赴台創業,除了十幾條小商船,百余名手下之外,再無他物。縱是連住的地方,也是臨時搭建的茅舍。現下不過六七年光景,台灣已有百多萬人,十余萬軍隊,可用來縱橫四海的無敵水師艦隊,襲遼東,伐日本、戰呂宋、奪瓊州,皆是無往而不利。地盤越來越大,手下文臣武將無數。除了行事手斷稍顯霸道,治台方略皆以法理而行,不以那些儒生所雲的王道教化之外,當真是全無缺點,當真是千百年來少有的大英雄,大豪傑。只是張偉脾氣到也是怪,屬下無論是何人拿這一番話來誇贊奉迎,皆被他罵的狗血淋頭。他常道:“我算的什麽!只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漫說不能與前賢相比,縱是袁督師的才略,也是遠過於我!”,別人不知道張偉自覺是因來自未來,知道歷史發展的方向,占了先手方無往而不利,是以不喜人奈,各人被罵之余,反到又誇贊張偉謙遜,不肯比肩前賢,張偉縱是聽到,卻也是無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