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康熙的治國之道(第4/4頁)

康熙的首席大臣明珠也是一個貪官,但康熙始終沒有動他。康熙曾經對明珠說:“明朝末期,君臣隔閡,導致天下有難,百姓生存難,上面不守道,下面不守法,結果亡國了。”康熙的言外之意是希望明珠能夠收斂點,可是管用嗎?說實話,沒多大作用。

但對於吏治,康熙絕不會不聞不問,他多次表明自己整飭吏治的決心。康熙公開說:“現在什麽事情都可以慢慢做好,唯獨吏治安民這件事最不能遲緩。”

為了整頓官吏,康熙實行了考核制,定期對官員進行抽查。在康熙後三十年裏,處理了一千五百多個官僚,這些人要麽因為“才力不及”,要麽因為“浮躁”被降職調用,還有一千五百多人被革職。受到表彰的清官和有能力的官員有七百多人,被懲處的官員有五百多人,被辭掉的老弱幹部有兩千七百多人,這些老弱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仍然霸占在崗位上,讓康熙很不滿。

康熙的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還只是治標。除此之外,康熙在思想教育方面也花費了大量的心思,但是思想教育是所有方法裏效果最不好的。這些官僚都是聰明人,你跟聰明人說老生常談的道理不管用。

當然,康熙還實行了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密奏。密奏可能存在挾私報復的情況,康熙並不會一味相信密奏的內容,會進行核實工作。用密奏的方式查貪官,效果比思想教育要好得多,通過這種方式,康熙查出了大量的貪官。

貪官是查不盡的,康熙能力再強也沒有三頭六臂,所以在治貪的同時他積極宣揚清官,樹立榜樣作用。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他召見了直隸巡撫於成龍,當面誇獎他:“你是這年頭第一清官,朕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希望你能夠始終保持這種氣節,像你這樣的人就是我大清的棟梁啊!”康熙經常對大臣們誇獎於成龍,希望大家以於成龍為榜樣。對於成龍,康熙屢次給予榮譽和經濟上的嘉獎。於成龍死後,康熙因為他操守始終如一,加封太子太保,謚清端,並親自送給於成龍家人“高行清粹”的匾額。

事實證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康熙推出一個於成龍是希望出現千百萬個於成龍。雖然一時間不可能出現這麽多清官,但也陸續出現了一些,清官逐漸形成了一股力量。大清的官僚體系裏出現了一股清流,像傅臘塔、格爾古德、範承勛、王騭、彭鵬等這些人都是清官。

康熙不僅提拔清官,而且對清官進行了必要的保護。康熙很清楚,清官廉吏在官場上很容易受到排斥,對於那些攻擊清官的言論和行為他從不輕易相信,而是切實考察。江寧知府陳鵬年是一個清官,康熙南巡來到江寧時,陳鵬年極力阻止總督增派錢糧,結果總督為了整他,讓他接待康熙。康熙的近侍照例找到陳鵬年,向他索賄,陳鵬年不理。近侍便故意陷害陳鵬年,在康熙臥榻上放一個蚯蚓簍。

這事發生後,康熙當然不高興了,心想,你這個陳鵬年是怎麽接待我的,居然在床上放了個蚯蚓簍。但康熙在江寧織造府的時候,曾經問了一個小孩子:“你們這裏有好官嗎?”小孩當即說出了陳鵬年的名字。康熙再派人調查,發現陳鵬年確實是一個清官,他覺得這事不對勁,陳鵬年應該不會做出這種事情,於是派人去調查,發現是別人想陷害陳鵬年。還有一次,陳鵬年被人陷害入獄,百姓們紛紛為他請命。這些事情被康熙發現後,力保陳鵬年,並接連將他升為浙江巡撫、兵部侍郎、左都禦史、兩江總督、河道總督、吏部尚書等等。

康熙經常鼓勵官員們要做清官,他說:“做好官,不僅自己光榮,還能光宗耀祖,反之則身敗名裂,留下罵名,做貪官有什麽好的?”

巡視的時候,他對山東官員說:“做官啊,清廉放在第一位,當清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但百姓景仰,就是卸任之後,百姓追思,建立祠廟,豈不是美事。百姓的口碑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各位好自為之。”

獎掖清官的同時,康熙對貪官的打擊也毫不手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處決了貪官王永祚。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揪出了蔡毓榮貪汙集團,鑒於蔡毓榮平定吳三桂有功,免死刑,發配黑龍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展開了對穆爾賽貪汙案的清查,再次挖出了一個龐大的貪汙集團。

總之,在康熙執政期間,始終將吏治作為頭等大事。雖然康熙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譬如他就始終沒有拿下大貪官明珠,但他在吏治方面做出的功績還是應當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