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康熙妙手取台灣(第3/4頁)

在李光地的推薦下,康熙於是在內庭召見施瑯,問他計策。施瑯對答如流,精辟地闡述了對台的用兵之策,康熙帝很滿意,任命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太保頭銜。

施瑯被提拔的這年,鄭經去世,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位。鄭氏集團內部鬥爭更加激烈,人心渙散,為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契機。

施瑯來到福建後,姚啟聖感覺到巨大的壓力,他發現,這個人在狂傲方面並不輸於自己。

施瑯跟姚啟聖一樣,也是個很自負的人,做事雷厲風行,而且不買姚啟聖推薦之恩的賬。

從上任開始,施瑯就要求掌管指揮征討台灣的獨立指揮權,姚啟聖當然不高興了。當施瑯把康熙的密信交到姚啟聖手裏,姚啟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施瑯獨斷專行。

姚啟聖是負責招撫工作的,施瑯卻是來打仗的,目標不一樣,工作當然無法協調。姚啟聖非常擔心,自己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面被施瑯攪黃。但施瑯就像一個瘋子一樣,一再奏請快點攻打台灣。姚啟聖急了,也上奏請求征剿。

對於兩人的競爭,康熙看在眼裏,笑在心裏。

因為各種原因,康熙沒有立即讓他們征剿台灣。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下令由施瑯負責,進剿台灣。

這年六月,施瑯率水軍從銅山出發,不小心被流矢射中了眼睛。施瑯沒有半刻停頓,號召全軍快速前進。和劉國軒經過一番血戰之後,終於拿下澎湖列島。

澎湖一破,台灣基本宣告失敗。施瑯就像一個復仇的瘋子,不拿下台灣誓不罷休。姚啟聖在一旁沉不住氣了,立即上奏,要求由自己收復台灣。

六月初八,施瑯收到鄭克塽的乞降信,鄭克塽表示願意剃發稱臣,永居台灣,報效朝廷。施瑯卻斷然拒絕,八月,施瑯大軍進入台灣。鄭克塽帶領文武百官前去迎接,並在台灣張貼安民剃發的告示。

台灣歸降的消息傳到京城,正是中秋佳節,康熙很是喜悅,親自寫詩贊揚施瑯,授予他靖海將軍,封靖海侯,並賜禦袍。

看到施瑯名利雙收,姚啟聖一氣之下,回到福州,居然發病死掉。

後人常常誇康熙會駕馭人才,用名利做誘餌,讓屬下瘋狂競逐,由此收到超乎尋常的效果。

台灣回歸祖國懷抱

康熙二十二年,鄭克塽、劉國軒、馮錫範等人奉命來到京城。康熙授予鄭克塽公爵頭銜,劉國軒和馮錫範為伯爵,給他們分配上等住房。在統一台灣的過程中,劉國軒起了很大的作用,施瑯特地保薦了他。施瑯說台灣島地勢險惡,波濤洶湧,要想輕易奪取恐怕很困難,在這種情勢下,劉國軒依然決定歸順朝廷,免致生靈塗炭,功勞實在不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提拔劉國軒為直隸天津總兵官,劉國軒臨行前,康熙親自召見他,對他說:“台灣那地方鄭氏控制了六十多年,朕知道你一直心懷忠誠,前次施瑯用兵征剿,你能順應天命,讓我很感動,所以特地提拔你為天津總兵官。天津這地方跟其他地方不同,應該多注意安撫工作,讓兵民相安,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

此後,康熙還賞賜劉國軒大量的土地,答應劉國軒三代可以繼承他的爵位。

台灣已經屬於清政府,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棄留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現在肯定不算問題,領土當然是越大越好,寸土必爭。但是當時,人們更多的是考慮實用價值。譬如,當時就有很多朝廷大員和封疆大吏認為台灣孤懸海外,容易滋生盜賊,幹脆不要了,直接守著澎湖列島就行。還有人建議說,把台灣島上的人民遷到內地,將台灣島棄置不用。

康熙年間,人口大概有四五千萬,面積卻比現在還大,所以不用擔心住房緊張耕地不足的問題。某些人主張放棄台灣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觀點是缺乏遠見和戰略意識的。作為一個領導者,康熙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這時,施瑯再一次發揮了作用,他對台灣實在太了解了,他告訴康熙台灣千萬不能丟,如果不要台灣必然會釀成大禍,收下台灣卻可以永鎮邊疆。這種見識是非常明智的,台灣就像大清國的一個海外基地,不沉的航空母艦,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有極高的戰略意義。施瑯還反復強調,台灣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荒島,台灣是一個寶島,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在這裏生活的人民什麽都不缺,日常用品應有盡有。如果將台灣人遷到內地,他們肯定是不樂意的,再說台灣人口密集,遷徙很不容易,而且要花費巨資;另外,台灣也是對付紅毛怪(荷蘭殖民者)的一個防守要地。

康熙並不是什麽都懂,他英明的地方在於能夠聽取大家的意見,深思熟慮之後,康熙表示:“台灣這塊地方關系重大,放棄不要的話肯定不行;如果遷徙當地人民,又擔心人民流離失所,抱怨多;派人鎮守的話,又擔心形成地方割據;如果換人,三年一守,換來換去的話,對當地人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