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輩子都在死磕的母子(第5/13頁)

結果,順治向皇太後問安的時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美女。這美女很懂風情,仿佛知道順治心裏想啥,順治盯著自己的時候,她總是垂目作溫順狀。

自此,順治讓太監去打聽這美眉是哪家的,有沒有主。太監回來告訴他,這女孩已經名花有主了,而且主人還是順治的小弟弟博穆博果爾。聽到這個消息,順治反而更高興了,都是自家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有一天,董鄂氏去坤寧宮侍奉皇後,進了坤寧宮後,發現皇後去了皇太後那兒。董鄂氏便在那裏幹等,順治得知這個消息欣喜若狂,立即跑到坤寧宮去,平常很少見他去坤寧宮。

這是董鄂氏和順治第一次獨處,據說順治非常緊張,董鄂氏反倒顯得平靜。這個是可以理解的,董鄂氏沒有其他想法。交談之間,順治對董鄂氏的好感以幾何級數增長,這女子不光氣質超凡脫俗,對漢文化簡直如數家珍,真是難得的才女啊!

想當年,福臨親政後,為了掌權,他讓文武大臣將一切奏章都交給自己,不必請示鄭親王濟爾哈朗。掌權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讓自己更辛苦。這些奏章大多是漢文,首先福臨的漢文必須要過關。為了能夠順利閱讀奏章,總結歷代帝王的治國經驗,福臨可以說是下了苦功的,拼命學習漢語,經常聞雞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付出總算有回報了,福臨成為了一個頗具漢文化修養的皇帝。

漢文化在當時是一個比較高級的文化,福臨得知董鄂氏跟自己一樣,對漢文化懷有深厚感情之時,頓時有了知音之感。

這一切怎麽逃得過孝莊那雙犀利的眼睛,為了防患未然,孝莊居然改變老慣例,停止命婦入宮服侍。福臨也不是傻子,看到母後這麽做,就知道是沖著自己來了。

這也不能怪孝莊了,福臨你這孩子太不尊重母親娘家人了。你表面上是去看母後,實際上想見董鄂妃。董鄂妃前腳進慈寧宮,你後腳就來了。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母親呢?孝莊太了解福臨了,她知道這個孩子一旦想做什麽事,九頭牛都拉不回。

順治也不服輸,心想老媽你壞我好事,行,我自有辦法。順治知道博穆博果爾很喜歡帶兵打仗,於是就封他為碩襄親王,讓他帶著八旗軍到南方去打仗。當時博穆博果爾只有十五歲,讓這麽一個沒有軍事經驗的人去打仗,這一招非常陰險。總之,只要支開了博穆博果爾,就有機會去見董鄂氏了。

孝莊漸漸想通了,自己給兒子找的兩個皇後都很不討好,其實並不是順治跟皇後們有仇,而是跟自己過不去。恨屋及烏,只要是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就反感。

為了牽制順治,孝莊想起孔四貞這個棋子,以前順治不是喜歡孔四貞嗎?好,就立孔四貞為僅次於皇後的東宮皇妃。順治帝看出了孝莊的意圖,堅決不同意。結果讓孝莊無地自容,順治讓天下臣民覺得孝莊出爾反爾。這件事中最難堪的就是孔四貞了,孔四貞好歹是一個郡主,結果這麽不被人尊重。最後,孔四貞以“自幼許配”為由,嫁給父親的老部下孫延齡。

話說這個博穆博果爾,接到帶兵打仗的消息,自是樂得不行。一身戎裝,坐在馬上,志得意滿,全然沒想到老婆可能在家裏跟皇帝哥哥亂搞。

許多老將自然看不慣博穆博果爾紈絝子弟的樣子,加上他年少無知,好勇鬥狠,賞罰不明,處事不公,引起了下面強烈的不滿。還沒和敵人打仗,軍中就流傳著關於他的謠言。這些謠言無非是董鄂氏紅杏出墻,主帥頭頂的帽子綠油油的。

博穆博果爾剛開始還不信,可是後來流言越傳越廣,到處都在說皇上和董鄂氏有一腿。一天晚上,博穆博果爾出去的時候,忽然在營帳外聽到士兵討論這事,內容非常讓人上火。博穆博果爾聽了,直接操起大刀,朝那幾個值班士兵撲過去,見人就砍,能砍死多少是多少。直到一些部將跑過來抱住他,才避免了更嚴重的事情發生,然而不少士兵已經被砍死。

第二天,博穆博果爾決定不打仗了,回宮找皇帝哥哥算賬去。博穆博果爾回到家裏時已經是黃昏,問仆人董鄂氏在嗎?大家都說董鄂氏在皇宮裏服侍太後。博穆博果爾不信,直接沖向皇帝住的地方。到了皇宮,他發現侍衛已經列隊排在那裏,仿佛專門等著自己。

博穆博果爾也顧不得許多了,大罵:“福臨,你給我出來,你到底把我老婆藏在哪裏了?”

直接喊皇上的名字是大不敬的行為,侍衛們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大膽。”

這時候,皇上出來了,大怒:“你是不是找死啊,還不快滾。”

博穆博果爾就這麽灰溜溜地逃回了家裏,總算董鄂氏還知道家在哪裏,晚上終於回來了。回來後,兩人不停地爭吵,一直吵到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