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二章 治國奇才

一個執政者如果讓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皇太極很早就領悟到這點。為了政權的穩定,他決定先緩和民族矛盾,接連發出了三道上諭。

更像是漢人的領導者

努爾哈赤留下了一個大攤子,能夠守住這個大攤子就算不錯了,然而皇太極的目標卻不止於此。當然,為了實現入主中原的夢想,他必須先穩定這個攤子。

我們知道,對漢人燒殺搶掠,必然會激起漢民的憤怒。皇太極覺得讓別人怨恨不是好事情,應該安撫,所以皇太極提出了讓滿族人大跌眼鏡的仁政。

努爾哈赤的民族政策除了激化民族矛盾,並不能帶來長遠的利益。漢民受盡痛苦,整日生活在悲慘和恐懼中,一個執政者如果讓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皇太極很早就領悟到這點。為了政權的穩定,他決定先緩和民族矛盾,接連發出了三道上諭。

第一道上諭是登基後第五天發布的:以前打算叛逃並和奸細有來往的漢民,事情屬於過去,一律不追究;即使被人舉報,也不處置;只有已經在逃被捉拿緝獲的漢人才處死,沒有逃跑的,即使被人舉報,也不論罪。

皇太極這道上諭裏有一個特別時髦的思想,估計連皇太極自己都沒發現。也就是不以思想論罪,換句話說你想逃跑沒罪;只以行動論罪,你逃跑了才有罪。這個思想是有前瞻性的,因為和現代的法律精神符合,皇太極不愧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唯一的遺憾是死得太早。在中國的歷史上,太多因為言論獲罪的人,不小心說錯一句話就掉腦袋,甚至九族被滅。更有甚者,還有腹誹罪,即使你沒說,皇上猜你心裏在罵娘也可以治罪。

皇太極的第二道上諭就比較長,講了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無非就是說從今往後,漢人和滿人同屬一體,沒有貴賤之分,都是我皇太極的子民。這就意味著漢人和滿人至少取得了名義上平等的地位。

皇太極的第三道上諭相當於給漢人解放,在努爾哈赤時代,有許多漢族的壯丁淪為大清貴族的奴仆。皇太極擔心這些為奴的漢人受貴族欺負,決定把他們編為民戶,給他們田地、給他們牛,讓他們自力更生。

皇太極這一系列措施讓漢人重新享受到自由民的感覺,極大地緩和了民族矛盾。

皇太極這麽優待漢人,除了是為統治階級自身的利益著想之外,也有部分因素是他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從文化性格上來講,皇太極更像是一個漢人領導者。

“漢化”是皇太極治國的一個重要方針,也是大清最後能夠入主中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

緩和了民族矛盾後,皇太極致力於政治改革,皇太極讀的書越多就越看不慣八旗的官僚制度,他覺得八旗官制一片混亂,有必要進行一些改革。皇太極實行政治改革有兩大目的,首先是維護自己的權力,其次是完善國家體制。自己是第一位的,國家是第二位的,這一點大家不用懷疑。

皇太極第一個動作是讓八旗旗主兼任議政大臣,如何理解皇太極這個動作呢?其中到底有沒有什麽深意?從前,在努爾哈赤時代,只有四個旗主有議政的資格,也就是四大貝勒。皇太極此舉貌似是分權,將更多的權力下放。其實不是這樣的,在皇太極眼裏,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都是自己的障礙,他所以讓八旗旗主都有議政資格,就是為了將這三大貝勒搞成少數派。這些享有議政資格的旗主顯然對皇太極懷著感激之心,這樣一來,皇太極不但沒有放權,反而等於是收權了。

皇太極的第二個動作是每旗設兩個佐管大臣和調遣大臣。佐管大臣負責管理,處理政務和司法問題,相當於文官,不用帶兵打仗。調遣大臣專門負責軍事事務,此外,還管理轄區內的刑事案件,如殺人、暴動之類的。

皇太極仿佛還覺得議政大臣不夠多似的,後來每旗又增加了三名議政大臣,此舉相當於擴大政治局常委。皇太極對此的解釋是:“有很多懂政治懂治國的賢人,如果不讓這些人來議政的話,實在是國家的一大損失。”

這些人說白了就是皇太極為自己培植起來的後盾,這樣一來,哪個貝勒如果不太聽話,皇太極一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還不整死他。

皇太極這些政策一出台,全國人民都說好。可見,皇太極在宣傳這一塊也是下足了功夫的。

皇太極自然謙虛地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也是汲取勞動人民的智慧才想出這些點子的。”

看大家興致這麽高,皇太極決定再搞幾個項目。首先設立了文館,相當於翰林院或者國家圖書館,主要任務是翻譯漢文化經典,記錄國家政事。文館裏剛開始有十名飽學之士,這些飽學之士整日沉浸在故紙堆裏,研究中國歷代帝王的得失。皇太極一有問題就來咨詢這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