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志的阿Q(第2/3頁)

富禮賜在他的《天京遊記》中又寫了在忠王府的見聞:

有一日早晨,我得接攻克蘇州的忠王(李秀成)之弟來函請我及我友到他們王府宴會,我甚欣喜。彼派馬匹及隨從來接我們。約過兩小時,我們便來到忠王府,即有一般衣服麗郁的少年迎接我們入內。……於此他(李秀成弟弟)與我們共吃一頓很好的中國飯。盛肴僎的盤子是瓷制的,共九個,形如花瓣,彼此配合而成為一朵玫瑰花形。他說,上天開恩,令他的哥哥在蘇州得獲這一套膳具:筷子、叉、匙羹均用銀制,刀子為英國制品,酒杯為銀質鑲金的。

既探過此人二次之後,我一有暇時即去拜訪他,與他談話。他把忠王所藏許多怪異的東西給我看。除了天王之外,只有忠王有一頂真金的王冠,以余觀之,此真極美精品也。冠身為極薄金片,鏤成虎形,虎身及虎尾長大可繞冠前冠後;兩旁各有小禽一,當中則有鳳凰屹立冠頂。冠之上下前後復鑲以珠寶,余曾戴之頭上,其重約三磅。忠王又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許多寶玉及珍珠。……各室內置有雕琢甚工的玉器及古銅器多件,吾友——王弟(李秀成弟)——所自用之文具,均有大價值,硯是玉制的,盛水的盂是由紅石雕成的,筆是金制的,筆架乃是一塊大紅珊瑚,裝在銀座上,水晶和玉的押紙具多具四放桌上。桌上又置有七個時鐘,時間卻不一致。凡各器物可用銀質者皆用銀制,刀鞘及帶均是銀的,傘柄是銀的,扇子、鞭子、蚊拍,其柄均是銀的,而王弟之手上則金鐲銀鐲累累也。

幼年和父母一起“尋食度日”的李秀成,生活艱難可想而知,26歲加入了拜上帝教,36歲晉封忠王,享受沒有幾年就被俘了,向曾國藩乞降也沒用,還是被殺掉了。

三、窮奢極欲,妻妾盈室。

女人永遠是腐敗案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現代民主社會,對女人的占有量成為犯罪的標志之一,但是在太平天國,女人的占有量卻是是否享受天國特權的標準之一。

太平天國初期,取消婚姻與家庭,設立男女分營(分館)制度,把男女一切正常非正常性需要與性行為都統稱為“奸淫”,規定“凡強奸經婦女喊冤,定即斬首示眾,婦女釋放。如系和奸,即屬同犯天條,男女皆斬。”“凡夫妻私犯天條者,男女皆斬。”這一點在前面已有論述,因取消婚姻與家庭引發較多的不滿,三軍將士激烈反對男女分營,這項制度不得不在推行二年後廢除,實行一夫一妻制,對結婚者實行婚姻登記,發給“合揮”。168

但是太平天國的一夫一妻制規定,卻並不適用洪秀全、楊秀清等領導。

1851年,金田起義時,洪秀全有“美妃15人”,1852年廣西永安突圍時,“洪秀全耽於女色,有36個女人”,占湖北武昌後,“首逆稱選妃,使民間女子往閱馬廠聽講,至則選十余齡有殊色者60人”,進入南京後,洪秀全到底有多少妻妾?1864年天京淪陷,幼天王洪福瑱被俘後的口供中說,“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88個母後。”169入主天京後的洪秀全“高居垂拱,與外界隔離,數年不出天王府一步”,如何處理內宮矛盾成為洪秀全的重要工作之一。1857年太平天國刊印頒行的經典官書之一《天父詩》中所收選的500首詩文中,其主要內容是天王洪秀全指導和約束宮中後妃的教條。其水平顯然不如宣城市委副書記楊楓,可以使用MBA的理論對後宮進行管理。

四、嚴格等級,家長管理。

等級與特權是相伴相生的,與特權相對應的是嚴格的等級制度。

太平天國的初期,強調的是“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但是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平等思想越來越成為歷史,代之以層次分明的等級制度和嚴格的家長式管理。

在“公車配備”上,太平天國沒有嚴格的規定,但有一個相對較為明確的層次性:最基層的“兩司馬”乘4人擡黑轎,隨官級升高,層層提升其品質,東王楊秀清每次出行要乘48人擡的大黃轎,而洪秀全雖不出宮,但是宮外常備的卻是64人擡的龍鳳黃輿,而在宮內只使用美女牽的“金車”。

等級是社會存在的正常狀態,歷史上不存在沒有等級的社會。因財富、名望等個人品德和能力而產生的等級不會令人們產生強烈的反感,但是因外部制度規定而產生的等級卻是所有下層等級所不能容忍的。因此,靠制度與規定塑造出來的等級也必須要通過制度的硬性規定和法律的懲罰去實現,在曾國藩搜集整理的“應斬罪多款”中,就有以下幾種:

凡東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駕出,侯、丞相轎出,凡朝內軍中大小官員兵士如不回避,冒沖儀仗者,斬首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