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韓滅趙一(第2/2頁)

趙悼襄王想了想:“不好不好,這個主意很不爽,我們的土地奈何就白白贈與秦國。”

甘羅早有準備,嘻嘻一笑:“倘若大王贈秦國五城,秦國願允許大王北上攻燕,攻燕所得盡入大王口袋,足可密布五城之失。”(這確實是實話,任何國際軍事行動,都得得到相關幹系國的默許,秦國如果不默許,趙國是無法平安北上攻打燕國而沒有後顧之憂的。)

於是,甘羅和趙悼襄王就簽訂了“罪惡”的“慕尼黑協定”,秦國默許趙國北上攻燕而不幹涉趙國的軍事行動,趙國作為回報,把五座趙城和攻燕所得城池的十分之一贈與秦國。

“協定”簽署後,趙國的攻燕部隊立刻行動。由於有了秦人支持,趙國順利拔取燕國上古地區(張家口一帶)三十六縣,並把所得十分之一加上五個趙城給了秦國。

甘羅帶著8.6個城池的地圖意氣揚揚回到鹹陽,秦人無不瞠目結舌:一個小孩的幾十天出使,居然就活生生裹挾回來8.6個城池,真是一人可當萬千兵馬了!秦國兵不血刃平添8.6個城池,毫無爭議地按功行賞,封甘羅為上卿,還把他爺爺甘茂從前的田宅(因甘茂叛國而沒收的)轉賜給他。這就是甘羅十二歲出使諸侯拜上卿的事跡。

甘羅小小年紀,真可謂縱橫奇才,是蘇秦這樣縱橫大家的末流。

不過,到了目前的戰國晚期,縱橫家已經不時髦了。秦國目前一極獨大,沒有什麽好縱橫的了。縱橫家擅長在幾種均勢強國之間穿插,不費刀槍,純以“勢”謀“利”。譬如甘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先是促成秦燕和好,形成秦燕夾擊趙國之“勢”,然後再逼趙國給秦國好處,考慮到趙國不肯自割本土以獻“利”給秦國,所以他還要再敦促趙國攻燕,以所占領地兌現給秦國,達到了使秦國獲利的最終目的。當初秦燕要結好,純粹是為了嚇唬趙國的,秦燕最終並沒有交好,卻變成了秦趙結好。這中間,沒有固定原則,隨勢而動,縱橫機變,圍繞著讓秦國獲利的根本目標,行動不拘一格,馳騁運籌,意氣發揚。這就是縱橫!很費腦筋的吧。

但因為它帶有一定的不守信和欺騙性,這就是為什麽縱橫家名聲不是很好的原因。

從前,齊秦兩強均勢對立,正是縱橫家活動的黃金時代,成就了一個意氣發揚的蘇秦。如今秦國已是對六國摧枯拉朽之勢,國際均勢已被打破,格局趨於一極化,縱橫家也就沒有太多活動的空間了(縱橫家是越亂、越多極,越能造勢求利)。甘羅沒有趕上適合他才能發揮的黃金時代,於是他在史書上,未聞更多建樹。

倘使甘羅早生幾十年,趕上更亂的亂世(國際格局多極化),風流或許不遜於蘇秦。看來真是時勢造英雄。任是英豪,趕不上時勢,也沒有用。

縱橫家這種人現在也有,都在做企業並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