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之死六(第2/2頁)

瀟水曰:蘇秦遊說五國伐秦,到底難度有多大呢?確實很大,三晉之吏如孟嘗君、李兌之徒,私下都與秦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讓他們與秦國絕交,好比讓他們不吃飯一樣。誰肯跟秦國鬧僵啊,以後自己還怎麽混啊。

所以蘇秦曾比喻說,當年黃帝與蚩尤大戰,黃帝的近鄰——西戎,都不肯出面幫黃帝,因為西戎不肯把關系與蚩尤鬧僵。可見,我說服三晉各家攻秦,這事黃帝都會難辦。但是,蘇秦做到了。

蘇秦做到了,是因為他的主張順應了當時天下大勢。當時中國的天下,是東西兩極強國對峙的局面——齊、秦互相勢均力敵,對峙戰鬥。夾在齊秦中間的,是一系列弱國。

如果齊、秦兩強互相對打,對夾在中間的諸侯各國來說,是相對安全的國際環境。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當“前蘇聯”與美國對峙,夾在蘇美之間的列國,就成為蘇美爭相引誘而不是攻擊的對象。一旦某一弱國被攻擊,另一個強國必來幹預和救護。譬如美國攻擊朝鮮半島,蘇聯必來援救。戰國時代也是如此,當齊人威脅攻擊宋國,秦人必然來救,這有利於宋國本身的苟延殘喘。所以齊秦對峙,是當時天下弱國的共同呼聲。當時人說:“齊秦不合,天下無憂”。

所以戰國時代的中間諸侯各國,都樂意看到齊秦對峙,所謂“離齊秦之交”的。蘇秦讓他們合縱攻秦,正合了他們“離齊秦之交”的願望,有利於自己的生存乃至壯大。這比起“齊秦循善以圖三晉”,當然要舒服一點。於是蘇秦一番遊說三晉的事業,顯得舉重若輕。這不得不說是蘇秦熟諳天下之大勢,選對了符合三晉利益的主張去行事,因而事半功倍,順利促成了五國攻秦勢之勢。

看來,“遊士們憑著一張嘴巴,一飛沖天”的事,其實是沒有的,首先要看清形式,善於因勢利導才行。光評舌頭,再搖晃,沒有腦子也是不行的。

不管怎麽樣,蘇秦達到了他事業的最輝煌時刻,五國合縱攻秦,“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決於蘇秦之策。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這是當時人對蘇秦的描述,內中也帶著艷羨。

被艷羨的蘇秦是這樣的:掛著相印,革車百乘,綿繡千純,白壁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後。他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蘇秦本是個“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所謂“窮巷掘門”,就是陋巷中的地窟一樣的家門。“桑戶棬樞”,桑樹的材料很軟,根本不好用,大約蠶們吃完桑葉,桑樹幹沒人要,於是給蘇秦家揀去當門板,再隨便抓根樹條勉強當門軸,實在是環保而且簡陋的窮家啊。)

但是蘇秦從這樣一個窮困的一介布衣,在沒有任何家族背景支持下,卻能躋身諸侯廟堂,預絕天下大勢,轉駟連騎,炫熿於道,山東之國,從風而,真是不可想象的。而蘇秦憑著自己的才學和智識實現了,豈不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