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二

不提莊子放任自流,說說惠施當初呆在大梁城裏當相國,積極用事。魏惠王問他:“我們前一時期桂陵大戰、馬陵大戰、西河之戰,三次大戰失敗,有生力量全被殲滅,秦人現在又從西邊侵奪不已,國內形式非常危險啊。”

惠施回答:“我有一個辦法,是從我們名家的學說來的。我們請齊國也稱王,他一有王名,別人一定責求他的王實,發現他有名無實,諸侯必然從而攻之。齊國就沒機會威脅我們了。”於是,魏惠王親自兩次跑到東方大齊,找田因齊,喊他大王。但是田因齊不見他。魏惠王幹脆穿上喪國之服,戴著布帽子,以戰敗者身份,把自己拘禁起來,請求朝拜齊國。田因齊還是不肯接見,不肯“求同存異,使兩國關系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魏惠王急了,使出最後一招,一口接一口地使勁喊田因齊為大王。大王!大王!大王啊!

終於田因齊聽得癢癢難耐,樂了,索性也繼魏惠王之後稱起王來,是為“齊威王”。倆人在山東滕縣召開大會,魏惠王和韓國領導人擁戴齊威王為王,時間是在公元前334年(商鞅死後第四年)。這就是所謂的“齊魏相王”。這時候的天下,就有了周、魏、齊、楚、越五個王了!對此,老周天子沒什麽意見。但是楚威王不樂意了(惠施名實相悖的用意得到印證)。楚威王為什麽不樂意呢,魏稱王了不算,齊也稱王,而且連過結合連好,在會議上故意嚷嚷“卑楚”,意思是共同抵制南方楚國,使得楚國深感不安。楚威王對此憤怒已極,“寢不寐,食不飽”。第二年,為了表示他對齊威王(田因齊)稱王的憤怒,楚威王次年發動“護法戰爭”,討伐齊威王,親自遠襲齊國,在泗水之上擊潰齊將申縛,打擊齊國勢焰,客觀上緩解了魏國在三次大敗之後的危險局面。魏惠王卻躲在一邊看熱鬧,消耗齊國。惠施的的策略得逞了。

可是魏惠王的日子仍然不好過,東線齊國沒事了,西線卻難受起來。他的西邊,雖然新死了商鞅,但商鞅那一套艱苦卓絕的戰時法西斯主義和富國強兵法家政策卻沒有死。秦國人在新任國君秦惠文君(原太子駟)領導下,繼續深化法家改革,遏制分封,強化君權,起到了發展國力的作用,同時內急耕織,外重戰伐,咄咄逼人,不厭其煩地從西邊攻侵魏國。商鞅的繼任者,秦國大良造“公孫衍”先生給魏國又做了大外科手術。公孫衍繼商鞅用兵奪得部分河西之地之後,再度指揮秦兵踐踏河西要塞,俘虜了駐兵這裏的魏國西線總指揮大將龍賈,斬首八萬,重創魏國西線主力軍。龍賈所築起的長達1200裏的西線長城,成為秦人的國內旅遊景點。公孫衍是個缺少媒體炒作的時代弄潮兒,能力很強,此時暫露頭角。

次年,秦人的力量甚至躍過河西要塞,渡過黃河天塹,奪取黃河以東的“河東三邑”(山西南部的萬榮、曲沃、河津地區,這都是當年晉國的龍興之地,晉獻公打下來的地盤),從而印證了五十年前吳起在黃河泛舟時的預言:“河山之險,不足以保社稷也!”黃河天塹也擋不住秦軍啊。

同年,公元前330年,有一個叫張儀的人從中原遊浪到了秦國,通過外交手段,幫著秦國徹底吃進了魏國河西地區全境(吳起當年打下的地盤全沒了)。

現在插說一下張儀同志簡歷:

張儀原籍也是魏國(魏國的人才流失率真高啊。吳起,孫臏,商鞅,張儀,公孫衍這幫人都跑了。這是由於魏文侯以後的國家領導人魏武侯、魏惠王一味重用宗族高幹造成的,雖然強化了王權,卻失去了強材。)張儀的祖上也曾比較闊氣,是魏國公族的第十八竿子能打到的親戚,但到了他這輩兒已全不頂用,基本上是個窮光蛋,張儀不得不自謀出路。他跑去做了鬼谷子的高材生,比孫臏、龐涓那一屆學生晚了二十年。不過,據未經證實的消息說,張儀在雲夢山學習期間缺乏自律,行為不端,愛偷同學的鉛筆刀和涼在外面的衣裳。導致大家只好互相偷,才保證了有衣裳穿(就像大學生你偷我自行車,我偷你自行車)。畢業以後,張儀跑到楚國鬼混。

仗義每在屠狗輩,百無一用是書生。文弱的張儀在楚國租了個小屋子,待業,吃不起飯,完全靠著外出赴宴,才擺脫了在家中被餓死的危險。有一次他去上柱國“昭陽”先生家蹭飯(上柱國就是從前的司馬,位在令尹之下)。張儀廁身賓客之中,跟大夥一起向昭陽先生敬酒。當大家吃到賊飽的時候,昭陽先生突然發現他的電腦不見了(對不起,是寶玉不見了,不是昭陽電腦)。

下邊的幫閑們都說:“沒錯,準是張儀偷的。張儀這家夥貧而無行,最就愛偷別人的鉛筆刀和衣裳了,一定是他盜了您的寶璧。”於是大家一起起哄,去抓張儀。張儀為了防餓,肚子吃得脹極了,還以為大家要做遊戲呢,很高興被帶到堂子中央。當被按在地上以後,才知道是要挨打。張儀很後悔,早知道就不吃這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