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中原 七

“邲之戰”晉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領軍的各卿大夫自行其事,各有主張。這也反映了晉景公的君權失落,各卿大夫家族自有封邑軍隊,勢力崛起,不聽號令(比如先谷就帶著自己的部屬私自先行過河)。當然晉景公也做了反擊,比如他滅掉了趙氏一族、並且把先軫、先谷家族也滅了。但是,晉國的君權一再受到卿大夫家族威脅,後來愈演愈烈,直到六卿專權,政出私門。而楚莊王的勝利,得益於楚莊王滅掉鬥越椒的若敖氏家族,加強了王權專制,從而加強了戰鬥力,大獲全勝。“邲之戰”楚勝晉敗,再次體現了強化君權的楚國,相對於分封制下的、君權不穩的、卿大夫各行其政的晉國,在戰爭對抗時的優勢,這幾乎已經成了一個規律了,未來的秦國,或者大漢武帝,無不是如此。

“邲之戰”大勝之後,掌握著鐵一樣王權的楚莊王,乘戰勝之余威,把他那“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尖利鳳鳴,清脆地傳徹中原。巴爾幹核心諸國,特別是鄭國高興了,終於知道可以鐵定當誰的跟屁蟲了——“晉人戰敗,不行了。”中原諸侯遂都被號召在楚國的鳳旗之下。楚人繼楚成王以後再次稱霸中原。

但也不是所有的中原諸侯都服氣,宋國就相當頑固,他們在河南東部,追隨晉人的殘威,與老楚對抗到底。宋國人從宋襄公時代起就不服楚成王,一直跟楚國叫勁,死活不肯就範的,如今也是。

楚莊王決定,揮師圍宋。楚國大軍浩浩蕩蕩開出,去壓向這個孤立無助的國家,把宋都商丘一圍,一圍就長達九個月之久,創出了歷史記錄(當然到了戰國時期,一圍就可達三年)。公元前595年,宋都商丘被圍九個月之後發生危機,糧食都吃光了,人民大批餓死,作父母的都含著眼淚交換對方的兒子,切一切,煮到鍋裏蘸著“醬油”吃。而吃剩下的骨頭剛好拿來燒火用,這就是“易子而食、析骸而炊”——是中國人最擅長的東西。宋都商丘這個地方真是命苦,1300年後,唐代張巡死守睢陽,死人無數,也是在商丘這個地方。

宋人不斷向原北方盟主——晉國告急,晉國已經不是盟主了,邲戰新敗之余根本不能相救,只好創造了一個“鞭長莫及”的成語來解釋自己的無動於衷:“宋國離得太遠了,我們的遠征軍幫不上忙,還是算了吧。”但也不能算了呀,晉景公派出大夫“解揚”去看望看望宋國人,給點口惠,安慰安慰而已。可是這個倒黴的解揚,不等看見宋國人,半路上先被楚軍俘虜了,被攆到巢車上,向宋城裏的宋軍喊話勸降。

巢車是當時一種先進的了望敵情的高架車輛,甚至也做攻城機械。它下裝八個輪子,上豎一根高杆,高杆頂上是一座板屋,四周開有了望孔,外形極像鳥巢,所以叫巢車。高杆可以像桅杆一樣放倒和豎起,當隊伍轉移時,就放倒,使用時就豎起來,用轆轤把板屋(鳥巢)提升到二十米高的杆頂,以窺城中,也可以據之射擊。

晉大夫解揚顫顫巍巍爬上巢車,在杆子頂上的板屋,向下了望(這是古代最早的“蹦極”)。 解揚看見,地面上的人像一粒粒瓜子,宋城裏一點兒人氣兒都沒有啦,只有大群的蒼蠅和老鴰圍著成堆的死屍盤旋。

楚人遞給解揚一個草稿,讓他照稿子念,向宋軍勸降。解揚卻臨時變卦,往城裏大喊:“宋國兄弟們——你們辛苦啦,晉國一直關心著你們呐——,晉軍就要打過來啦!——救兵就要來啦,你們堅持住啊!快啦——”這突然一聲大喊,像神諭傳遍城中,把老鴰和蒼蠅都嚇了一跳。宋國人備受鼓舞,立刻從死人堆裏爬出來,晃晃悠悠上城戰鬥。楚國人氣得要命,拉下解揚就要槍斃。楚莊王說:“算啦,饒了他吧,這個人對他的國君忠心耿耿,不辱使命,我就佩服這樣的人。”(楚莊王等於趁機給自己的大臣作了一次忠君思想的教育——強化君權啊!)

楚莊王看見這麽圍城,城內平民傷亡嚴重,有點不忍,就打算撤圍回國算了。但大臣申舟的族人卻不高興了。申舟在戰鬥打響前,故意不帶護照穿越宋境,被宋人抓住,被處死,罪名是間諜罪。這其實是楚人安排的苦肉計,使得楚軍有興兵前來打宋國的借口。“難道我爹就這麽白死了嗎?白當了戰爭借口的犧牲品了嗎?”申舟的兒子叫喚。

楚莊王無奈,只好留下來繼續圍城。他命令軍士在城外種地,表示這輩子就住這兒了,結婚生孩子了,紮根兒了。城裏的宋國人見狀,終於氣餒了。宋執政官華元決定鋌而走險,他半夜縋城而下,一直摸進楚司馬子反的寢帳,想來碰碰運氣。(由此可看出子反戒備的松懈)。宋華元蹲在楚子反的床頭——那時候床很低,才到腳面——用匕首抵住子反的咽喉,說:“起來了起來了!”子反翹起上半身,剛要說天還沒亮呐,又趕緊趴下:“有刺客!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