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傳奇的劉病已(第5/8頁)

那次慶功會,被增賜封邑的有十人,封侯的有五個。唯獨缺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個人,就是漢朝歷史上難得一見的膽小鬼丞相楊敞。

表彰名單上沒有楊敞的名字,不是因為他工作不到位,也不是楊敞謙虛不想拿獎,而是人家想給,他也領不了啦。理由很簡單,劉病已登基十天後,楊敞就逝世了。

那時,霍光還有很多事沒辦完,多麽需要楊敞的配合啊,他竟然一走了之,讓人多麽郁悶。不過想想,楊敞也夠意思的。他被動或主動地替霍光粉飾多少墻壁,當了多少回粉刷工,卻把獎狀和功勛留給別人了,多好的同志啊。

漢朝中央召開的不僅是慶功會,也是接班會。大會上,霍光高姿態登場,主動還政給皇帝。但是,劉病已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他以無比低下的姿態,辭讓不接大權。然後,他當眾宣布:以後凡是國家大事,必須先經過霍光裁奪,然後才呈報皇帝。

你看看,多乖的孩子啊。如果劉賀有劉病已這麽乖,怎麽會沒有糖吃呢?

以前,劉賀當皇帝時,搞過兩個凡是思想,即凡是他的人,都得升官;凡是霍光的人,都要頂牛,不理睬。

事隔多日,劉病已也搞了兩個凡是思想,即凡是霍光大將軍說的話,都要聽;凡是霍大將軍的親戚,都要升官。

於是乎,歷史再現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光榮盛景。霍光兒子霍禹,霍光侄孫霍雲,都當了中郎將;霍光另一侄孫霍山,擔任奉車都尉,侍中;霍光兩位女婿,分別擔任未央宮衛尉和長樂宮衛尉。

除此之外,霍家還有諸多阿貓阿狗類的,也紛紛調入中央當官。漢朝中央的霍家勢力,如日中天,達到巔峰。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升官發財去吧。對於霍氏家族的崛起,劉病已無怨無悔,準備將裝孫子進行到底。

事實上,這只是假象。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物盛則衰。這個樸素的辯證法,已成為自然及人類歷史的鐵律。所以,古今多少聰明人,要想不虧、不溢、不衰,就只能克制自我,做到不盈、不滿、不盛。

不盈,就不會虧;不滿,就不會溢;不盛,就不會衰。這個道理,霍光不知道嗎?

我認為,他是知道的。但是,霍光及霍氏家族想克制自我,做到不盈、不虧、不衰,那是胡扯的。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政治這條道路上,霍光被卷入漢朝權力中心,他想再拔身出來,三個字:難、難、難。

在這裏,就要涉及另外一個人生哲學命題:人類個體最大的敵人,不是別的,而是自己。舉目漢朝,天下唯霍家馬首是瞻。霍光沒有外部敵人了,想炸他的地雷,正深埋在他的集團內部。

公元前72年,春天。霍光收到一封重量級的告狀信。信裏要告的人,是大司農田延年。證據還是有板有眼的,說田延年以前操辦劉弗陵喪事時,曾經租用民間車輛,虛報開支,貪汙有三千萬錢。

毫無疑問,這是個大數目。然而大家都知道,大司農田延年是誰的人?霍光的。當年,如果沒有田延年在殿上按劍一喝,嚇倒眾卿無數,會有人響應霍光,聯名廢掉劉賀嗎?

霍光當然也把田延年當成自己人。既然有人告田延年,就等於拿刀要插自己小腹。所以,霍光一點都不敢大意,決定找田延年來問清楚,然後想辦法把這事遮過去。

很快的,田延年來了,霍光也問話了。又很快的,霍光決定,田延年那個屁股,他是堅決不想擦了。

倆人不挺哥們的嗎?霍光怎麽生氣了?

原因不在霍光,而在田延年身上。原來,霍光好心問話,沒想到田延年脾氣特大,嘴巴特硬,強說自己沒有貪汙。於是,霍光不高興了。他很不客氣地告訴田延年,那好吧。既然你說不貪,那我就公事公辦,派人去查了。

霍光這招,就叫清理門戶。這出戲就叫內亂,要不得啊。侍禦史知道事情嚴重,馬上去找太仆杜延年。

侍禦史這樣告訴杜延年:“當年如果不是田延年按劍一喝,聯名廢劉賀的事不可能那麽順利成功。怎麽說,田延年也是有功的人,應該將功補過吧。那三千萬錢,就算是送給田延年的賞錢,那又有什麽關系呢?幹嗎還要立案追查。請你務必把我的話,轉告霍大將軍。”

杜延年沒有推辭,馬上就把以上那些話轉傳給霍光。霍光聽了,叫杜延年給侍禦史傳他一些話。霍光的話如下:“田延年的確有功,請侍禦史不必過分擔心。不過,請你明白告訴田延年,讓他自己先到監獄報到,一切按程序來走。”

這話意思很明顯,霍光也不想將田延年怎麽樣。他就是氣田延年沒有實話實說,所以決定來個下馬威,給田延年吃點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