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暗與光明(第8/9頁)

那時,嬴政信了,派船助那個騙子出海。不久,騙子回來了,什麽也沒帶回。然而他卻胸有成竹地告訴嬴政,神藥是找到了,但是神仙不讓拿。神仙說,如果想拿神果,必須給他準備三千童男童女,還要準備各種厚禮。還有,因為前往神山的路上,海上水怪多興風作浪,必須給他準備好精良射殺武器對付它們。

那時,嬴政又信了,還傻乎乎地送騙子率船出海。結果,嬴政在鹹陽拼了命地等,卻發現騙子一去不復返,音信全無恨悠悠。

傳說中的那位騙子,就是膽大包天的徐福。據說,徐福之所以不回來,原因復雜。有人說他拿了秦始皇的禮,沒有把事辦成,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地留在東海島上,自立為王,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

有人說,徐福不全是騙子,因為他的確找到了神果,而且那果子吃了之後,的確起到活血舒筋、延年益壽的功用。不過讓他喪氣的是,此神果別名是野生獼猴桃。此等神果,在秦嶺一帶遍山都是。

千山萬水尋神果,竟然是自家門外之特產玩意。這玩笑實在開大了,所以徐福思量再三,還是忍辱負重當了巨騙,不回鹹陽了。

歷史仿佛是跟秦始皇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一輩子跟天鬥、跟地鬥、跟人鬥,終究鬥不過騙子。此等騙子,又全都是學歷不高、水平特次、騙術含金量不高的人。一個屢屢受騙,一群人屢屢成功偷笑,真邪門了。

我認為,秦始皇受騙事件,貌似歷史玩笑,深究探之,實則大有學問。自古以來,人類都自稱為萬物之靈長,是最富有智慧的動物。事實上,在任何一個智慧動物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弱點。此等弱點,通俗地說,叫死穴。換用另外一種說法,叫做智慧盲點。

據說,人類一旦處在智慧盲點範圍裏,所有常識和思維對他來說,都失去效用。於是,一旦陷入智慧盲點的人,對某種事物的觀察,往往會出現以下現象:視之不顯,聽之不見,嗅之不靈。

說了半天,原來是秦始皇陷在了智慧盲點,不能自拔。而騙子之所以群而騙之,並屢屢成功,就是抓住了秦始皇的弱點。

在中國歷史上,迷信神仙、迷戀長生不老藥,不僅是秦始皇本身具有的弱點,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皇帝最愛犯的老毛病。為什麽前面有秦始皇被坑,後面還是有人願意接著被坑,更後面的也還是願意接著被坑?

中國的皇帝們,是不是都中了魔咒,被套進了歷史的玩笑遊戲裏去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有很多理論可以解釋。在這裏,請允許我再結合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欲望學說,以及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心理需要學說,解開這種皇帝怪病。

叔本華說,人類是個欲望的怪物。窮其一生,猶如一個鐘擺,一旦欲望實現了,鐘擺就會搖向無聊。為擺脫無聊,又必須尋找新的欲望,於是鐘擺又搖到新的欲望。新的欲望滿足了,又搖回無聊。如此循環,無窮無止。

馬斯洛說,人類的心理需求無一例外地呈金字塔式向上伸展: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從這個模式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欲望是不停地向上攀越的。這就好像一個窮光蛋,沒錢的時候,想吃飽;吃飽以後,想發財;發財以後,想升官;升官以後,又想升大官;升了大官,又想做皇帝。那做了皇帝了以後呢?

秦始皇說,我要長生不老;劉徹卻說,我要成仙。後來的皇帝幾乎也都爭著說,我們要長生不老,更要成仙。

長生不老也好,成仙也罷。這都是人類的極限,而且是不可能實現的極限。但是,中國的皇帝們,必須以這一不可能的極限為目標。因為,他們當上了皇帝,用叔本華的理論解釋,他們滿足欲望以後,就會像鐘擺一樣搖向無聊。

什麽東西能讓他擺脫無聊?或許在他們看來,不是形而下的稅收、戰爭、權鬥,而是形而上的成仙。成了仙,多好。跳出生死輪回,那不是什麽都解脫了嗎?

渴望解脫,那是因為有太多的不能解脫。對劉徹來說,這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很早以前,他就已經迷戀神仙、追求方術了。

關於劉徹瘋狂的追仙之路,司馬遷看得一清二楚。於是在他的書裏,不給劉徹歌功頌德,而是只寫一件事。那就是劉徹如何去迷信方術。

劉徹那些糜爛往事,過去長安那幫高官是不想多說的。現在,他們不得不多說兩句了。沒辦法,尋仙是要燒錢的。過去有錢燒,就算了。問題是,漢朝和匈奴交戰多年,國庫近空,現在已經空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候了。

瘋狂的迷信,感性而且無知。在殘酷無情的國家事實面前,長安那幫高官,突然發現,他們有義務,有責任,更有必要將劉徹從更深的夢中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