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蘇武的故事(第6/7頁)

怎麽突圍,趙充國已經準備好一套方案:由他率領敢死隊,撕開匈奴一角;到時你李將軍只要緊跟其後,沖出去就得了。

李廣利同意趙充國的方案。接著,趙充國在軍隊裏走了一圈,挑了一撥人,總共有一百余人。

一百人,夠嗎?李廣利疑惑地問趙充國。

夠了。趙充國回答李廣利,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一百人就想撕開缺口,這對匈奴來說,趙充國如果不是腦進水,就是瘋了。事實證明,他腦子沒有進水,也沒有瘋。差點瘋掉的,卻是匈奴。

沖鋒開始了。趙充國一百余騎兵,猶如黃蜂沖入了狼群,匈奴亂了陣腳。事實再次證明,李廣利除了混功第一,跑功還很了得。他再次將第一次從大宛溜回敦煌的求生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幸運的,他逃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這場戰爭,李廣利損兵二萬有余。更幸運的還有,回到漢朝後,劉徹對李廣利這場戰爭不做任何評價。既不贊揚,也不批評。看起來,李廣利又勝利混過一關。

但是,劉徹對一個人卻很注意。這個人,就是趙充國。趙充國救了李廣利一命,李廣利替趙充國寫了一個報告,交給了劉徹。說,多虧了趙充國,一馬當先,身負二十余處創傷,仍然冒死突圍,可嘉可敬。如果沒他,漢軍恐怕又要被匈奴狼打牙祭了。

劉徹看完報告,立即召來趙充國。趙充國身上還保留有原始傷口,劉徹看得既心疼,又贊嘆。憑這二十余處創口,不久,趙充國被拜為中郎。

老實說,這場報復匈奴行動,李廣利的確打得虎頭蛇尾,劉徹很是不甘心。九月,咬牙切齒的劉徹,終於又按捺不住復仇的欲望了。

劉徹為匈奴新一輪的報復行動,啟動了三個人,他們分別是:公孫敖,路博德,李陵。公孫敖和路博德,早就是戰場老油條了。在這裏,我重點介紹新人李陵同學。

名將李廣生有三個兒子,排序如下:李當戶,李椒,李敢。李當戶和李椒,皆死於李廣前。後來,李敢因為刺殺衛青,被霍去病當著劉徹的面,一箭幹掉。

在漢朝歷史上,很多人只知道李家出了個漢子李廣和李陵。事實上,李陵老爹李當戶年輕的時候,也是條猛漢。

當年,漢武大帝劉徹有一個寵人,名喚韓嫣。這個韓嫣,因為從小和劉徹一起讀書玩耍,感情特好。有一次,韓嫣和劉徹遊戲,出手不遜,時為郎官李當戶一看就火大,追著韓嫣準備狂揍,不料還是被韓嫣跑掉了。沒想到的是,從那以後,李當戶敢為領導出頭的風格,便被劉徹記住。更沒想到的是,小夥子還沒來得及被拜官,就伸腿登天了。

李當戶死的時候,李陵還呆在他老媽的肚子裏蹬腳。很快的,李陵出生了。誰也沒料到,他長大後,無論脾氣,或者心性,簡直就是李廣的克隆版。

李廣射箭天下無雙,李陵亦是射箭高手,這是其一;李廣渾身是膽,天不怕地不怕;李陵亦是頭上頂把刀,不知怕字怎麽寫。最有力的證據是,他本人曾經帶著八百人,沖到匈奴兩千余裏的地盤偵察,沒碰上一個匈奴,就回來了。這是其二。

除此兩樣外,李陵還具有李廣一個優良的品質。那就是,特別禮賢下士,把士兵都當成自己的兄弟。

總之,在李陵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復活的李廣。

李陵混出名後,劉徹封他為騎都尉,撥給他五千人。五千兵雖是個小數目,但論能量,誰也不敢小覷。因為劉徹選的這五千人,幾乎都來自荊楚之地。荊楚之地,其蠻橫之名,那是自先秦時代就聞名天下的。所謂蠻橫,文雅地說,那叫勇敢;通俗地說,那叫不怕死。

那時候,劉徹交給李陵的任務,就是將這五千不怕死的士兵,拉到匈奴邊境酒泉等地訓練射箭。按劉徹原來的計劃,李陵被安排在五月份跟隨李廣利出征匈奴。然而,李陵對劉徹的安排很是不滿意。

李陵之所以不滿意,那是因為劉徹安排給他的,是一件於戰爭很重要,但在他李陵眼裏卻是不怎麽樣的工作。

這件工作就是,後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後勤,休提打仗。所以,後勤工作在戰爭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從來都是被擡舉的。但在李陵看來,他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因為他很不適應。

那他適應什麽?很簡單,打前鋒。

還記得李廣當年是怎麽死的嗎?他打了一輩子前鋒,卻被衛青安排打後衛。李廣當即就賭氣了,後來莫名其妙地迷路。當衛青要辦他時,他一個人頂了上去,拔劍自殺,了結自己悲劇的一生。

為了繼承祖父的遺志,為了李家祖上無上的榮光,李陵有必要將前鋒做到底。這還只是李陵想換崗的原因之一。我認為,他內心深處,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