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蘇武的故事(第2/7頁)

就在蘇武準備動身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貌似平靜的匈奴地,正在醞釀一場大風暴。所謂風暴,不過是一場政變。策劃人有兩個,他們分別是緱王和虞常。

緱王,姓名不詳,他和虞常,同是匈奴人。當年,匈奴渾邪王率數萬人投降漢朝,倆人亦在其中。事隔多年,他們怎麽又出現在匈奴營地裏了呢?這事說起來有點辛酸。之前,他們隨趙破奴準備回來襲擊兒單於,沒想到趙破奴被捉,他們也被迫投降,才落到今天這樣子。

緱王和虞常制定了如下方案:首先,射殺某漢奸;其次,謀劫單於母親閼氏,重歸漢朝懷抱。

他們所射殺的漢奸,並非純種漢奸。此人,名喚衛律,其父是匈奴人。衛律之所以成為漢奸,跟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漢朝著名音樂家李延年。

李延年被劉徹寵上以後,他和劉徹關系好得不得了。好到什麽程度?傳說他們好的時候,曾經同臥同起。那時,李延年和衛律是好朋友。為了照顧好朋友,推薦衛律當使節,出使匈奴。衛律順利出使,順利往回返,然而回到半路時,傳來一個壞消息,李延年被殺了。

和李延年一起被殺的,還有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劉徹殺他們的理由是,李季在後宮淫亂。李季淫亂,關李延年屁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事實上,不但衛律不得解,今天的我也不得解。此時,離李廣利投降匈奴還遠著呢,不可能是連累宗族。合理的答案可能是,李季淫亂,李延年犯了包庇罪,所以該死。

衛律是李延年推薦才當上漢使者的,推薦人死了,這趟回去可能要受牽連。衛律越想越害怕,於是腳底一滑,溜回匈奴,鐵了心當匈奴參謀。不久,匈奴單於覺得此徒奇貨可居,便大力提拔,封他一個丁靈王的稱號。

緱王和虞常的方案弄好後,他們覺得,好像還差了點什麽。想了半天,虞常才醒悟,對了,要跟某個人談好了條件才能動手。

要談條件,當然得找漢使。然而,虞常想到的不是蘇武,而是蘇武的副手張勝。虞常之所以想到張勝,那是因為他們是故知。既然是故知,當然好說話,保密工作以及對他們方案的認可,應該是沒問題的。想好後,虞常果然去找張勝。

他對張勝這樣說道:“我聽說天子恨衛律,我有辦法為漢天子除去這個眼中釘,不過咱們先說好,事成之後,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張勝:“何事?”

虞常:“俺母親及老弟都還在漢朝混飯吃,希望你回朝後,多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給我那老母及老弟多些賞賜,俺就滿足了。”

張勝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虞常臨走前,張勝還贊助了他不少貨物。但是,張勝卻做錯了一件事,他沒有將此事向上級領導蘇武匯報。

蘇武還被蒙在鼓裏。

二 氣節是怎樣煉成的

一個月後,緱王和虞常動手了。

這天,且鞮侯單於出獵。虞常等人認為,他們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們決定,糾結七十余人,於夜裏造反。

可是誰也沒想到,貌似密不透風的陰謀,還是搞砸了。

問題首先出現在自己人身上。造反當晚,有一匈奴仔突然逃亡,向匈奴貴族們告密。

說是告密,可能會冤枉人家了。在我看來,告密者可能是匈奴單於安插其中,專門監視緱王的間諜。既然不是緱王的人,當然談不上告密。充其量,人家不過是完成了刺探情報的任務。

由此看來,虞常等人注定是吃不了兜著走。果然,匈奴貴族得到消息後,先發制人,集兵襲擊緱王和虞常。在匈奴單於打獵歸營之前,緱王戰死,虞常被活捉。

回來後,且鞮侯單於極是郁悶。一個七十余人的隊伍,就想玩蛇吞象的陰謀?事情肯定不會這麽簡單,如果沒有贊助商,他們敢玩火嗎?

很明顯,這個強大的贊助商,肯定就是眼前這個即將離去的漢朝代表團。他們大老遠地來,灰溜溜地走,肯定不甘心,或許想幹一票大的。我想,這應該是且鞮侯單於的真實想法。

於是,且鞮侯單於立即召人開審。負責審案的人,卻是虞常準備幹掉的奸人衛律。且鞮侯單於給衛律布置的作業只有一個,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自古以來,查案斷案,往往都是,水都落盡,未必湖底會有大石頭。於是,多少變態者尋不到石頭,就從岸上扔一石頭進湖裏,便要將大石和水扯上關系。

所謂水,就是渾水。所謂渾水,就是敗壞的陰謀。在衛律看來,虞常要造反,如果跟漢使勾結,那麽蘇武這個一把手,肯定是逃不了幹系的。擒賊先擒王,摘瓜首先要摸到藤。衛律已經想好了,要摸到蘇武那只大瓜,必須從虞常這條藤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