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安的年代(第2/10頁)

何為大橫?古時用火烤烏龜的甲殼,觀察顯示出來的紋路來辨識未來。甲殼上如果全是橫的裂紋,就為大橫。既然有卦,就有卦詞。卦詞原話是這樣寫的:大橫庚庚,余為天王,夏啟以光!

這段卦詞,翻譯過來就是:大橫預示著更替,我將做天王,像夏啟繼承大禹那樣,使父業光大發揚。

不消多說,這是絕佳的好卦。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感,像溫泉一般自劉恒心底汩汩流出。但是,劉恒喜怒不形於色,他平靜地問巫師:我都稱王了,還當什麽王呀?

劉恒當然不是傻瓜,他既然出生在一個古老迷信的國度裏,對卦詞這類東西多少略有研究。我相信,他完全有理由解答這卦詞。他之所以詰問巫師,是因為他深深懂得一種處世態度:同樣的答案,從別人的嘴裏吐出,總比本身道破來得更加精彩!

巫師只好配合著說道:此卦的天王,不是一般的親王。在周王朝,天王就是天子;在我們漢朝,天王指的就是皇帝。

老天真的是要我當皇帝?劉恒真的迷茫了。

既然老天支持,劉恒決定出發。在出發之前,先派薄昭前往長安以探虛實。薄昭,即薄氏的親弟弟,劉恒叫他舅父。當然,這是一個辦事穩妥可靠的人物。

薄昭要去見的人,當然是周勃。

周勃告訴薄昭:叫代王放心進城,我們已經為他打點好一切了。

薄昭問周勃:憑什麽叫我們相信你們?

周勃笑了:就憑我是漢朝堂堂正正的周太尉!

沒錯,周勃手裏正握著漢朝的兵權。兵權,國之利器也;一器在手,天下在握,劉恒憑什麽不能相信他呢?當然了,要讓薄昭相信他們這是一個善意的邀請,周勃還不得不把漢朝大臣們開會討論過程,給薄昭簡單做一個匯報!

薄昭終於相信了。

薄昭立即回報劉恒,說事情正如宋昌所料,與周勃所言相去無差。劉恒一聽,心稍稍放下,命令張武為前頭部隊傳詣長安,宋昌為參乘作陪在後。

在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諸侯王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入主京城。這個夢,在劉邦心中燃燒了多少年啊!無論他處多麽困頓的險境,仍然不放棄那個替天行道的使命。

對劉恒來說,為了做好天下公仆,可以燃燒自己,但是千萬不能毀滅了自己。燃燒不等於毀滅,這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概念。於是,當他來到高陵(陜西省高陵縣)時,他又派陪車的宋昌率人前往探路。

這叫,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容易啊。

此時,陳平和周勃等人已經列隊在渭橋等侯。那壯大之氣勢,莊嚴之表情,整齊之隊伍,都不像是有詐。

宋昌回馬報劉恒,前頭無地雷,百官齊列等待,請大王放心前行。

劉恒聽到宋昌稟報,又落下了一塊石頭。他繼續前進,來到了渭橋,看到了這幫陌生的面孔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激動的表情。他們就像是一群妻妾,等待一個遠遊不歸的主人。我們等得花兒都謝了,天王你該是回來的時候了。

那幫漢朝老臣,遠遠地看到劉恒的馬車,立即以臣禮伏地拜謁。這一拜,讓劉恒實在有些受寵若驚,他也連忙下車,向眾人還禮。

這時,眾臣當中,走出一人,只見他走到劉恒面前說道:咱們可不可以私下談談?

說話的人,正是當朝太尉周勃。周勃這話,讓劉恒聽得一陣肉跳。有什麽話,不能公開說明嗎,為什麽要單獨見面?我跑了上千公裏,難道聽到的就是你這句要命的話?

此時,宋昌正站在劉恒身邊。周勃話語剛落,只見他對周勃說道:為什麽要私下獨談?太尉如果談的是公事,請你公開說明;如果談私事,不好意思,此時不是談私事的好時機!

話都說到這分上了,那就公了吧。只見周勃長跪在地,立即向劉恒呈上玉璽。原來,周勃私下獨談,就是要送上這傾國之寶!

我想,面對著周勃手中這塊皇帝玉璽,此時劉恒的心裏肯定在做一番角鬥。魔鬼對他說,請收下吧!天使也會對他說,不,請慢收!

一直以為,劉恒一直跟著老媽孜孜不倦地學黃老之術,無非就是學會自由控制魔鬼之術。此時,他再次成功地制住了準備出籠之鬼。

只見劉恒謙虛地對周勃說:這個玉璽,不屬於我的,我不能收下。咱們還是進城開會議議,再作決定,好嗎?

這當然是一套作秀客套之話。但是,對於那幫老臣聽來,心裏頭卻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氣。這個代王,選他還是沒錯的。懂辭讓,又謙虛,進退自由。他當皇帝,咱們應該省心多了吧。

是的,心急注定是吃不了熱豆腐的。何況今天要來的,是吃天下,都不是一塊小小的熱豆腐所能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