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長安亂(第4/7頁)

周勃拍案叫好,立即動手,果真劫持老將酈商。同時,他們倆又把酈寄叫到面前,擺出條件,供酈寄選擇。天大地大,老爹的命最大。酈寄唯一的選擇,就是答應周勃,出賣呂祿。

當然了,至於酈寄怎麽哄騙呂祿,陳平已經替他想好了。台詞如下:

高祖劉邦和呂後共定天下,劉氏所立王者有九人,呂氏所立王者有三人。這些都是經過大臣們熱烈討論,並且一致認可的結果,而且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你呂祿被封的是趙王,掛的是趙王印,你不回到趙封地去,徒留長安,竟還掛著上將軍印,您就不怕被大臣們懷疑嗎?

竊以為,你當務之急就是把兵權和將印通通還給太尉。同時,請梁王呂產歸相國印,與大臣們結盟,返回各自封地。那麽這樣一來,劉襄就找不到發兵的理由,肯定退兵。權衡兩頭,大臣得頭,足下亦高枕而臥當千裏之王,此萬世之利也。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謊言,而是相信謊言的人。當酈寄通過自己的嘴把陳平這番話傳到呂祿耳朵裏時,讓周勃激動得幾乎要老淚縱橫的是,呂祿相信這鬼話了。更讓周勃興奮得要升天的是,呂祿給酈寄放話,準備歸還周勃的將軍印,並且把兵權也還給他。

但是周勃高興得太早了。要想呂祿交出兵權,還不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還必須征求某些人的同意,這些人當然指的就是呂氏家族。

於是呂祿把個人想法報告呂氏家族,讓呂產召集他們開會討論。討論的結果是,沒有結果。因為有的人認為可行,有人則認為萬萬不可,爭來爭去,沒有答案。呂祿猶豫了。

這下子,周勃慌了。周勃這就好像看到大魚咬鉤,大魚突然轉身召來一群魚圍著鉤上的誘餌熱烈討論,最後放鉤脫身。白高興一場,真他媽的急死人了。

急也沒用,要想釣得大魚,玩的就是心跳。

這時,陳平說話了。周太尉不要心急,慢慢來,會有轉機的。於是,陳平吩咐酈寄,無論你采用什麽辦法,請你先把呂祿穩住。

事實上,酈寄出色地完成了陳平的任務。他的辦法是:天天變著花樣約呂祿出遊打獵,麻痹其人。

不知生死的呂祿正被酈寄引向了一條通往地獄之路。這天,當呂祿打獵經過姑姑呂須家的時候,他走進去串門了。然而,呂須一看見呂祿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當即發怒,把全家的珠寶全搬到大廳上撒下。只見呂須指著呂祿破口大罵:當前呂氏生死危亡之際,你身為將軍不鎮守長安,竟然還有閑工夫棄軍遊玩啊!我現在就把這些珠寶扔了,不必再為別人當這守財奴了。

不得不承認,姜還是老的辣。如果呂須非要找個詞來罵呂祿,這個用詞相當合適:腦殘一個!

呂祿好心探望姑姑,竟然還被她莫名其妙地大罵一場,只有心情抑郁地回去了。

有些人,一旦腦袋進水,就像電路板短路一樣,如果沒有優秀的電工維修,他只能短路到底。呂須不是專業電工,她不過是憑著政治經驗提手狠狠地拍,希望能拍出圖像來。歷史事實告訴她,她這一拍很及時,但是不管用。

九月十日,淩晨,長安城終於爆炸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最終引爆長安城的人竟然是曹參之子,代理最高監察長(行禦史大夫)曹窋。事情是這樣的:曹公子早朝時,去呂產辦公室商量公事。就在這時,郎中令賈壽從齊國出差趕回,他一闖進呂產辦公室就拍桌子指責呂產道:梁王你怎麽還賴在長安城?

呂產疑惑地看著郎中令賈壽:長安是我呂氏的,我不賴在這裏,難道留給劉氏不行?

賈壽繼續數落道:你不早點回封國,即使現在打算回去,已經遲了。

呂產神經一繃,肯定是劉襄和灌嬰已經發兵了。果不其然,賈壽告訴呂產:劉襄和灌嬰已經聯合發兵,正準備殺向長安城。現在跑路已經來不及了,唯一的辦法是,進宮率兵控制長安城。

呂產和賈壽只顧說話,竟然忘了被他們冷落一旁的曹窋。曹窋二話沒說,立即開溜,把這個火急的消息告訴陳平和周勃。

曹窋你好樣的,消息真是傳得太及時了。陳平和周勃商定:當務之急是先發制人!要想先發制人,就得先拿下北軍!

北軍!北軍!北軍的軍權不在周勃手裏,關鍵時刻想奪下北軍,簡直比登天還難。

其實,周勃要想闖進北軍營中,可以繞過呂祿,直接找一個人就行了。這個人,當然就是小皇帝劉弘。可是,劉弘不在他們控制範圍內,要想從他那裏拿到一張許可證,那簡直就是扯淡。

唯一的捷徑就是:造假。

矯詔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另外一樣東西就不能亂造了。那樣東西就是象征著皇帝權威的“節”。節還是其次,重要的是專門持節的人。這個貌似棘手的問題,馬上就迎刃而解。因為,這個專門管理符節的人,名叫紀通,他正是和陳平同一條船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