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長安亂(第2/7頁)

召平更喜:好樣的,你這話說到我心裏去了!

魏勃繼續忽悠道:不過,像帶兵打仗這種事,怎麽能夠麻煩你齊國相呢。這樣吧,如果你不嫌棄我這個中尉,請允許我替你派兵守住齊王宮,您覺得如何?

這個事嘛……召平故作姿態地想了想,說道:既然您中尉肯替漢朝出力,立場經得住中央的考驗,這個工作交給你,當然是最好的啦。

於是,召平果然聽信了魏勃,把兵權交還他後,回齊相府休息去了。

但是,當召平轉身回到齊相府中時,魏勃的兵就把相府圍得水泄不通。這時,召平才發現,原來魏勃和劉襄竟是一夥的!

召平,你沒想到吧。生我者也,父母也;拔我者也,齊王也;我不忠於齊王,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呢?

我相信,面對著相府之內的召平,這是魏勃最想對他說的一句話。

此時,說什麽都是後悔莫及的了。於是,召平仰天長嘆,喊出那句無數前人和後人都喊過的一句經典名言: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果然是也!

說完,召平拔劍而出,自刎身亡。

搞定召平後,無疑像是搬開了一塊礙路的大石頭。此時,劉襄重新調整內部職務,以駟鈞為相,魏勃為將軍,祝午為內史。全國兵力已經各就各位,萬事俱備,只差東風。

請注意,這個東風不是劉襄的一紙命令,而是另外一個關鍵人物——瑯邪王劉澤。

初,瑯邪郡、濟南郡、城陽郡等三家本屬於齊國。後來,劉肥入朝拜見劉盈,與之平坐,激怒呂後,迫使他割出城陽郡給魯元公主當奉邑,方才脫身。沒想到,劉肥主動開口,齊國反倒成了一塊任呂後宰割的肥肉。緊跟著,呂後為籠絡劉邦的堂弟劉澤,把呂須的女兒嫁給他,同時又割出齊國的瑯邪郡,封時任營陵侯的劉澤為瑯邪王;同時,又割出濟南郡送給呂台為奉邑。

好好的齊國,就這樣一分為四,教劉襄怎麽不郁悶,教劉肥這幫龍子怎麽不奮勇反抗?反抗是必然的,但是必須先解決劉澤。劉澤是劉氏中人,劉襄的主意不僅僅是拉他入夥那麽簡單。劉襄的算盤是,控制劉澤,沒收兵力,全力向西。前有魏勃成功忽悠召平為榜樣,現在這個任務則落到內史祝午身上。

二 算盤戰

祝午出使瑯邪國,見到了劉澤。他是這樣忽悠劉澤的:呂氏即將作亂,劉王想發兵向西誅殺呂氏,可是呢,劉王自覺輩分小,年紀又輕,更不懂軍事,擔當不起這個大任。您瑯邪王是劉氏中人,又曾經當過劉邦的大將軍,熟悉兵事。所以,殺呂氏,興劉氏,非您劉澤大叔不可。所以,齊王願把齊國兵力交付於您,讓你率兵向西,希望你抽空到臨淄來一趟,商討舉大事之計!

劉澤聽到祝午這番話後,唯有幾個字形容他當時的心情:誘人,實在太誘人了。

對劉澤來說,什麽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那通通都是屁話。沒有誘餌,就想跟劉澤合作,那永遠都是扯淡。祝午了解劉澤,就像劉澤了解自己一樣,他本就是一個無利不早起的人。祝午要想釣他這條大魚,齊國兵權這個誘餌,足夠使他神魂顛倒。

任何騙局的出籠,主要源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祝午那番話,劉澤不以為假,反以為真。他就沒有料到,他屁股下的瑯邪郡是原齊國的鋪墊,人家現在就想拆他的台,奪回自家的土地,他還天真地被蒙在鼓裏。

於是,劉澤當即答應祝午,他願意接受劉襄小兒托付給他的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

果然,劉澤像吃了興奮劑一般,連鋪蓋還沒收拾完畢,立即馳見齊王。此時,劉襄和魏勃已經穩坐齊王宮,等侯劉澤。當劉澤出現在齊王宮時,他還沒來得及喊出“齊王英明”這四個字,只見劉襄一聲冷笑,魏勃對左右吼道:拿下!

一群侍衛沖出來包圍劉澤,把他控制住了。劉澤傻了。這演的是哪一出呀?轉心一想,原來劉襄演的是調虎離山之計啊。

劉澤所料沒錯。此時,祝午重新撲回瑯邪國,把瑯邪國所有的民兵全部征調起來,率領軍隊回到齊國,與齊軍會合。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承認,齊國的第二步棋下對了,向西作戰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半。

現在,就真的只差劉襄一個進攻的命令了。

然而就在此時,猶如困獸的劉澤,腦袋靈光一閃,馬上想到了一個自救的妙策。所謂妙策,就是低成本,高效率。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論劉澤自救的辦法,那是一點也不為過的。他的脫身之計,就是以下對劉襄分析的幾句話,記載如下:

齊國第一任齊王劉肥是高祖劉邦的長子,您又是劉肥的長子,高祖劉邦的長孫,推本而言之,皇帝這個座位非你劉襄莫屬,這哪還能輪到我叫呢?但是現在漢朝那幫老臣猶豫不決,大約等著聽我劉澤的一句意見吧。畢竟劉氏當中,現在就數俺的輩分最高了。所以呀,現在齊王您把我扣留起來,對您是一點都沒用的,不如放我入關,讓我去替您說好話得了。這,於此於彼,不都是挺美的一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