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終於,當上皇帝了(第2/9頁)

漢朝之首都,暫時定為洛陽。

二 秋後算賬

回頭看劉邦這輩子,最讓他不堪回首的,就是彭城兵敗那件事,特別是他從彭城逃亡之後,前後被丁公和季布追殺,那可是一個窘樣。此兩人,劉邦最咬牙切齒的不是丁公,而是季布。季布害他多次把兩個無辜的孩子踢下車,從此被歷史非議,沒完沒了。

此時,劉邦聞聽季布潛逃,立即懸賞捉拿:凡是捉到者,獎賞千金,如果敢有隱匿者,誅其三族!

季布,楚人也,為人任俠,早年聞名於楚。所謂任俠,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季布此種性格,如果不是因為戰爭投奔了項羽,估計他就是一個遊離民間被百姓供為救星的大俠客。

在中國古代,百姓有三大崇拜對象:一為皇帝,二為忠良,三為俠士。山高皇帝遠的,只好靠忠良;忠良早死或隱沒的,只得靠俠士。其實在很多時候,古代中國的百姓還是較鐘情於俠客。如果你有冤情,忠良之官就算幫你伸冤,最多也是鼓勵你勇敢面對生活和現實,相信明天的陽光還是燦爛之類的。俠客就不一樣了,他沒有那麽多廢話,但他有很多實惠動作,比如,他會不聲不響地幫你把仇家擺平,殺他個雞犬不留,甚至還會劫財濟貧,從屋頂上給你扔下一袋子的銀子。

可惜造化弄人,季布沒當成偉大俠客,如今卻成了世人皆知的通緝犯。此時,季布正藏匿在濮陽一個姓周的大家族裏。

大家族有一個好處,就是人多好藏身;但也有其毛病,就是人多耳雜。周氏那個當家的,其實心裏挺苦的。季布一輩子躲在周家也不是辦法呀,紙是包不住火的,有朝一天不知得罪了哪個仆人,被人告密了,到時周家血染濮陽河,就是哭神拜鬼都不頂用了。

周家為了自保,決定打發季布。可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惹季布不高興,他一樣可以立即讓周家斷子絕孫。周當家左想右想,終於想出一個冒險的計策,那就是建議季布委屈自己,充當奴隸另賣他家。

虧周當家想得出來,要季布當奴隸,那不是找死嗎?

事實是,周當家也做好了找死的準備,他對季布說道:你常年躲在我家也不是辦法,如果你能聽我的計策,我就給你獻一計;如果不行的話,我願意自殺。

季布一笑:有計策就說嘛,怎麽說你也是為我好,何必說那麽喪氣的話?

周當家終於鼓起勇氣說道:我要你削發為奴,套上鐵圈,連我家幾十個奴隸一起賣往朱家。

季布疑惑了:削發為奴,賣往朱家?你以為叫我換個馬甲,朱家就認不出我了嗎?

周當家很無奈地說:是啊,他有可能會認出來,但是我們也要考慮他認不出你的可能性呀。

季布: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周當家:一點轍都沒有了。

季布:那好吧。我不強人所難,你就把我當奴賣了吧。

所謂朱家,不在濮陽,而在魯地。周當家果然幫季布剃光了頭發,帶上奴具,用一輛大貨車把季布及周家幾十名奴仆,一同運往魯國的朱家會所。

我想,周當家和朱家肯定是有生意來往的,不然不會如此熟門熟路。周當家之所以動用這麽多奴仆陪賣,那是防止路上有人認出季布,更是防止朱家看出破綻。

然而,周當家精明,朱家可不傻,他一眼就看出了問題。你周當家這個賣奴的動作搞得太大了吧,兵荒馬亂的日子基本上結束了,如果不是逃難,你憑什麽無緣無故地把這麽多家奴都賣掉?

朱當家心知肚明,但什麽都不說。他仍舊把這批奴役全買下來,放在田裏勞作。有一天,朱當家遠遠地指著季布,對他的兒子說:你一定要記住,種田的事就聽那個光頭的,千萬不要對他指手劃腳,還要注意的是,他吃什麽,你就跟著吃什麽。你也不要問為什麽,盡管聽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朱當家的叮囑完,就上路去京城了。

千萬不要緊張,朱家這不是去告密,而是找人遊說解救季布。阿彌陀佛,季布真是遇上好人家了。其實,這一切都不出周當家所料,因為他早就打聽好了,朱家勢力大,洛陽城有他的鐵關系,人心又賊好,朱家不救季布,天誅地滅。

朱家那個所謂鐵關系,其實就是老好人夏侯嬰。貴人遇貴人,當然好辦事。朱家來到洛陽城,拜見了夏侯嬰,夏侯嬰留下朱當家暢飲幾天。幾天之後,朱當家才開口問夏侯嬰:季布到底犯了什麽罪,搞得陛下追捕他這麽急迫?

夏侯嬰笑了,往日季布狂追猛打他馬車的事還歷歷在目,此事不提也罷。於是,夏侯嬰只得打著哼哈回答朱當家:這個季布,曾經為難過皇上,皇上很怨恨他,所以才下令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