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楚歌、霸王和虞姬(第3/4頁)

這輩子,我陪你走過最壯闊的河山,陪你看過最悲壯的戰爭,陪你度過最艱辛的英雄路,又陪你唱過世界上最悲傷的歌。我的一生,是緲小的一生,是淒美的一生。蒼天注定,我前世是你肩膀上的那只蝴蝶,今世是你最愛的人。

在愛情面前,死亡又算什麽呢?死亡只會讓我們的愛情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感動得更深,這難道不是你和我一生所夢寐以求的嗎?我們之間的愛,既然不能在春花開滿的季節繼續,那麽就在冬天的烈火中永生吧。

項羽似乎已經讀懂了虞美人那殘破的微笑,是的,她是為我而死的。她是以死來絕我兒女情長,以必勝的信心沖出重圍,這是一個多麽絕望的用心良苦的舉動啊。

烈女貞魂悲世情,千載萬世永相傳。

虞美人,請你安息吧。我將擦幹眼淚,帶著你的靈魂出發,就算敵人有百萬大軍,我也要在天亮之前沖殺出去。寧願死在千軍萬馬中,也絕不坐而待斃!出發!

午夜,項羽整束待發。但是他發現,漢軍的楚歌像寒風掃樹葉一樣,刮走了一片楚軍,剩下的楚兵就像寒風中顫抖的枝葉,全軍都被籠罩在了一片可怕的死亡氣息之中。

憑著天生的軍事本能,項羽感覺到,如果沒有神助,自己想率領這幾萬喪失信心的楚兵,沖出漢軍五六十萬人的包圍圈,簡直是癡人做夢。

楚軍跑不了,不等於項羽逃不掉。而項羽要逃掉,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偷溜。偷溜也得有個出口才行呀,可要撕掉漢軍一個裂口,那是何其之難。漢軍這個包圍袋不是豬皮,也不是牛皮,而是五六十萬張人皮做成的,你以為你項羽是神仙嗎?

但項羽的回答是,我能,而且我只需要八百人就夠了。

當然,必須要申明的是,這八百人必須全是騎兵。普天之下,玩騎兵最拿手的,如果項羽說他列第二,就沒有人敢說自己第一。在使用騎兵方面,項羽似乎已達到爐火純青之地步,騎兵是刀,是槍,是箭,它可以砍,可以刺,可以奔襲直射。

現在,項羽要把這八百人變成一根長槍,準備刺過漢軍最薄弱的地方,脫身逃去。果然,趁著這無邊黑夜,項羽銜枚突圍,終於撕開漢軍的人袋裂口向南遁去。

項羽這個突圍戰打得相當驚險,也相當蹊蹺。等到天亮時,漢軍才發現跑掉的竟然是項羽。這可不得了啦,得派人立馬去追,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就交給了騎將灌嬰。

騎兵追騎兵,就好像現代戰爭中的坦克追坦克,彼此比的不僅是速度,還有整體實力及機動調度。灌嬰率領五千兵發了瘋似地向項羽追去,事實證明,發瘋總有發瘋的好處,灌嬰終於能緊緊地咬著項羽的屁股,項羽一路瘋狂地逃,灌嬰就像在後面砍樹一樣,一路瘋狂地殺。

當項羽渡過淮河時,他只剩下了一百來名騎兵。真受不了這個灌嬰了,竟然一路上被他砍掉那麽多人。受不了也得再逃啊,可是當項羽逃到陰陵時,他迷路了。

陰陵,在今天的安徽省定遠縣西北三十千米處。空曠的田野中,有兩條路通向遠方,卻不知哪條路通往彭城。只要是常出門的人都知道,迷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問路,正所謂路就掛在嘴上嘛。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問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問到了不該問的人。很不幸,項羽問路時卻問到了閻羅王派來的索命鬼身上。

這個索命鬼就是一個正在田野勞作的農夫。當項羽焦灼地向他詢問從哪條道去彭城時,農夫擡起頭眯了項羽一眼,他似乎認出了項羽,這不是楚霸王嗎?此時農夫似乎也聽到了遠方緊迫的追兵馬蹄聲,於是立即明白了,項羽這是在逃命。

農夫心裏冷笑一聲,只對項羽說了一個字:左。

於是項羽便左轉而去,可是還沒跑多久,發現上當了。農夫所指之路竟然是一條死路,路的盡頭是一片大澤。

項羽真是想哭都哭不出來,想怒,又已經太遲了。這個該死的農夫,我項羽到底是哪裏招你惹你了,你為何偏偏給我指了一條通往地獄之路!

沒辦法了,只得折身返回。但是,更大不幸的是,這時灌嬰的騎兵追來了。既然來了就殺吧,項羽只得和漢軍騎兵直面沖殺,再次突出包圍帶兵向東。當項羽抵達東城(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南二十五千米處)時,他只剩下了二十八名騎兵。

漢軍騎兵數千人,再次包圍項羽。完了,這才是真正地完了。蒼天作弄,東城,難道就是我項羽葬身之處?

二十八人對幾千圍兵,就好像是一頭病獅帶著一群綿羊面對一大群惡狼的攻擊。項羽知道,跑是跑不掉的了,現在唯有一戰,以示霸王天下無敵。一種強烈的充滿絕望感和悲壯感的英雄之氣,無情地沖擊著項羽的胸膛,項羽對屬下騎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