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玩的就是心跳,出戰(第2/3頁)

門客這樣對張耳說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既然將軍印都落到你手裏了,就應該收下,不然,反天不祥!

好一個反天不祥!陳馀,既然你昨日不仁,就怪我今天不義!張耳當即把將軍印佩上,跳出門去把陳馀的部隊全部收編了下來。

一泡屎尿功夫後,陳馀走到大廳,卻發現人去樓空,陳馀這下子明白了,張耳假戲真做,果然是要把他掃地出門。好呀你個張耳,虧老子辛辛苦苦救你出城,你連個謝字沒有,不但要辱罵我,還要奪我將軍印,兄弟做到這份上,咱們就走著瞧吧。

瞧就瞧吧,誰怕誰喲!

章邯叛秦

項羽幹掉王離後,休整軍隊與章邯對峙,暫時不戰。然而,王離戰敗的消息已傳到了朝廷,狗皇帝秦二世聞聽秦軍戰敗,大發雷霆,他連夜派人前來罵章邯道:大秦幾十萬大軍,竟然連個小小的趙國都拿不下,你們到底是幹什麽吃的?

章邯一聽就郁悶了,真是站著說話不怕腰酸。你皇帝整天在後宮喝酒泡妞,都不了解實際情況,戰爭又不像街頭鬥毆,不是人多就能打贏。當初我打敗周章、陳勝及項梁,你連個獎狀都不發給我,一打敗仗你就罵東罵西,這是什麽道理嘛!

章邯滿腹牢騷,但也無可奈何。沒辦法,打工的就是這樣,領導眼裏總是看不到你的好,卻總是看到你的差勁之處。幹得好真不如混得好,趙高在宮裏憑著一張舌頭就高升直上,我在外面拼死拼活的還要時時挨罵,真是同人不同命。

實踐證明,發牢騷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天下誰人不知,嬴胡亥是個只愛聽好消息,不愛聽壞新聞的人,如果章邯再不拼命,下一個被斬首的就是他了。

為了讓秦二世了解前線戰況的特殊性,章邯只好派秘書長司馬欣回朝廷匯報工作。司馬欣,秦朝官員,除此之外,諸多情況不詳。當初,秦二世派兩名政府大員前來輔助章邯打擊陳勝,司馬欣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為董翳。

算起來,司馬欣離開鹹陽城已有一年半載了。這一年多來,他只知在前線賣命,根本就不知道秦宮裏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趙高聯合李斯整死蒙恬兄弟後,李斯又被趙高整得家破人亡,三族被屠。其次,趙高憑著一條巧如彈簧的舌頭,把學生嬴胡亥搞得服服帖帖,言聽必從,正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也。

對司馬欣來說,朝廷裏誰整誰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牽扯到他,以此保住飯碗和一條小命就得了。所以他現在唯一關心的是,趕快見到趙高本人,以便向他通報北方戰況。於是司馬欣就向秦宮走去,告訴守門人說要見趙丞相。然而,守門人跑了一趟,又回來告訴司馬欣:請你稍等,趙丞相在宮裏正忙得不可開交呢。

司馬欣只好在宮外稍候,可是,一候就是三天過去了。

這就很奇怪了,我司馬欣不是回來探親的,更不是來行賄受賂的。北方戰場瞬息萬變,你趙丞相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騰出時間來商討事情呀,不然等人家打進鹹陽城來了,大家都只好喝西北風去了。

於是,趙高久不見客,讓司馬欣頓然見疑。司馬欣畢竟是在鹹陽城混過的,憑著官場經驗和生存的本能,他仿佛嗅出一絲不祥的氣息。於是,他派人四處刺探情報,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趙高正在醞釀一場陰謀,那就是準備謀害司馬欣。

趙高這招就叫殺人滅口,推辭責任。這主要是因為嬴胡亥不喜歡聽壞消息,每次聽到戰敗,不是砍掉敗將腦袋,就是責怪丞相。在趙高看來,要想保住丞相之位,只能報喜,不許報憂,既然司馬欣是報憂而來,你不死,難道要叫我趙高去死嗎?

再不逃就來不及了,司馬欣拔腿就往城外跑,又帶著等候在城外的隨行隊伍立即向北逃亡。果然,司馬欣前面剛逃,趙高後頭就派人追來了,不過他還是成功地逃脫了趙高的追殺。

司馬欣之所以能逃掉,不是因為他跑得快,而是他多留了一個心眼,不走故道另擇他路逃亡,趙高沿著故道狂追,於是撲了個空。

真險啊,幸虧多學了兩招防身之術,不然就成了趙高的一盤菜。司馬欣一回到章邯處,就對章邯哭訴:如果我不是逃得快,早就成為趙高的刀下鬼了。現在朝廷被趙高掌控,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今天我們如果戰勝了,他肯定嫉妒您;如果戰敗了,則必死無疑。戰是死不戰也是死,將軍您要考慮清楚啊。

章邯看著司馬欣,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他的胸膛之內仿佛有千層浪在洶湧澎湃,趙高實在太讓他寒心了,狗日的太監,仗是我打的,功勞是你拿的,現在我有點閃失,你就想拿我開刀,我章邯到底哪點對不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