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那就走著瞧吧(第3/4頁)

於是,武臣馬上派兵四處圈地,韓廣負責搶燕代之地,李良負責搶常山(今河北省正定縣)之地。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沒想到還是出問題了,出問題的不是計劃本身,而是執行計劃之人——韓廣和李良。

別小看這兩個人,盡管他們是兩個三流角色,但是,引導歷史河流改變方向的,往往不是一流人物,而是像韓廣及李良這等三流演員。

韓廣,出生年月,籍貫,及家庭出身等皆不詳。唯一知道一點的是,他曾經在趙國當過一小官。好玩的是,韓廣幾乎是武臣的翻版,當他勝利地拿下了燕代兩地時,其屬下馬上擁戴他自立為王。

擁護韓廣稱王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豪傑。無論在電影中,或是文學作品中,豪傑出現的概率實在是太高了,而且這個詞在現代生活中很多時候是拿來當褒義使用的。

千萬不要被生活的經驗蒙上了雙眼,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套用他的話來說豪傑,那就是一代有一代之豪傑。在秦末動亂時期,所謂豪傑多是一些流氓癟三及地痞。這些人仗著人多勢眾打劫霸市,倚仗武力遂成鄉裏或某個地域一霸,於是被稱之為豪傑。

豪傑們擁護韓廣稱王的理由是:楚國和趙國都已立王,燕國這塊地盤雖然小了些,但過去畢竟還是一個萬乘之國,在這裏稱王準是沒錯的。

所謂萬乘之國,就是有著上萬輛馬車的國家,也算是個中等以上的國家了。在燕國這塊土地上,曾經有過多麽光榮偉大的歷史,當年嬴政統一六國時,如果不是燕子丹派荊軻刺秦,估計他還可以多活幾年。如今燕地蒼勁仍舊,土地仍舊,只要肯紮根下來墾殖,完全可以重振戰國雄風,敢問諸侯路在何方。

韓廣也深深地被豪傑們的遊說打動了,生在這種亂世,只要是個男人,誰不想穿黃袍加冠冕。正所謂歷史造諸侯,人生能有幾個大機會,如果讓機遇擦肩而過,到時替自己遺憾的就不僅是自己了。

稱王之見是沒錯的,可問題又來了,此時韓廣的母親還留在趙國,沒有足夠準備就倉促上陣,到時趙國不但要殺掉老母,還要發兵攻打燕國,那不是太得不償失了嗎?

豪傑們笑了,韓將軍您真是多慮啦。趙國也是倉促稱王,連腳跟還沒站穩,西邊憂秦,南邊憂楚,真可謂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還有力量和心情跟我們鬥。再說了,以陳勝之強都不敢殺武臣一家,以武臣之力又豈敢動你母親一根毫毛?

豪傑們說得也沒錯哦,我韓廣搶的土地又不是你趙國的,給趙國是情,不給是理,如果你趙國要殺我母親,憑的又是哪門子理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陳勝王教我們的,你武臣稱得了王,為什麽我韓廣就做不得呢?

豪傑們這麽一吆喝,韓廣果然打消顧慮,另起山頭,這座山頭的名字就叫燕國。燕國,多麽蒼勁而美麗的名字。

如果說韓廣是武臣的翻版,那麽武臣就是陳勝的翻版了。武臣一聽說韓廣分兵裂土,當即也怒得跳了起來,我負陳勝王是合理的,你韓廣憑什麽要背叛我?打,不打你狗日的,老子還真無法泄掉心頭這口悶氣。

這時候,張耳和陳馀也出來說話了,他們可不像陳勝的相國蔡賜那樣好言相勸,他們的看法和武臣相當一致:打,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韓廣這小子。

張耳和陳馀為什麽要主張打?道理是很顯然的,之前陳勝如果要打趙國,他還得兼顧章邯,兩頭作戰,這可是戰爭之忌。但是現在的趙國可沒有這種顧慮,陳勝和秦兵正在交纏,根本就沒空理睬趙國,而趙國正可以集中兵力一心一意打燕國,讓韓廣知道什麽叫作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負我!

於是張耳和陳馀同時出擊,沿著燕國的邊界搶奪土地。但是,就在這關鍵時刻,武臣不知哪根筋出了毛病,竟然獨自騎馬出來玩耍,沒想到正耍到得意忘形之際,被巡防的燕軍給逮了個正著。

這下子輪到韓廣牛氣了,他給張耳及陳馀放出風聲,你們趙王就在我這裏,想要人就立即把趙國土地割一半給我,不然你們就等著喝人肉湯吧。

韓廣這招真不是一般的狠毒,這年頭,什麽東西都好說,就是土地不能亂割。土地是諸侯的立業之本,沒有趙王,可以再立一個,可是沒有土地,再搶回來就難得多了。不過,張耳和陳馀不能因為可以立別人為趙王,就要放棄武臣,至少先得動用外交手段去解決。再說了,趙國也不是沒有談判的籌碼,韓廣的母親還在趙國手裏呢。

於是,張耳和陳馀派出使者,出使燕國談判。韓廣一看到趙國使者就冷笑不已,你張耳和陳馀就別想只用我老娘就換回趙王,沒有那麽便宜的事。我還是那句話,想要人,就得拿一半土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