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逐客令(第3/10頁)

 

到得鹹陽宮,還是來早了。李斯稍許松了口氣,他必須趕在宗室前面,見到嬴政。李斯看見門口的侍衛們互飛著眼色,臉上的笑容,分明也帶著不懷好意的嘲弄。李斯命侍衛入內通報,有要事必欲面見秦王。侍衛入內,不一會,郎中令王綰從宮內出來。

 

郎中令王綰親自出來招呼,這是沒有先例的,李斯更覺得不妙起來。果然,王綰語氣生硬地說道,“秦王不能見客卿,客卿還是先回吧。”李斯不甘心,問什麽時候可以見到秦王,他可以就在宮外等著。王綰並不和李斯對望,只是道,別問了,回吧,回吧。李斯道,“王兄,你我至交多年,如是有什麽變故,還望你能明言,不要瞞我。”王綰苦笑道,“客卿很快便知。王綰職責所在,不能擅離,客卿多多保重。”

 

王綰連多多保重的話都說了出來,這幾乎就是在向他告別了,李斯的心一下墜入谷底。他想起答應過鄭國今天再去探望他的,於是轉去監獄,卻發現鄭國根本不在牢中。李斯急召蒙恬,問鄭國去了何處,蒙恬也不知情,只說鄭國是在午夜被秘密提走的。蒙恬見李斯心事重重,問其故,被李斯敷衍過去。

 

李斯離開監獄,喪魂落魄地回走。他忽然有了未曾經驗的無聊,他發現自己沒有任何事值得去做,也沒有任何事等待著他去做。車夫問他是否回家,他茫然地搖搖頭。他有些害怕,不敢回家,他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妻子和兒女。

 

馬車在鹹陽城裏兜著圈子,李斯的思緒也如車輪滾滾,不能停息。他被宗室擊潰了嗎?他失去了嬴政的歡心嗎?他真的要被驅逐出境嗎?他多年的努力就這麽打了水漂嗎?

 

太陽升起,光線變得溫暖,街市漸漸鬧騰。李斯目光穿梭,饑渴地打量著這座他生活了十年的城市。景由心生,川流不息的男男女女和往來的車輛馬匹,反而更加劇了他心中難以排遣的寂寞。即便在他最為窮困潦倒之時,鹹陽也從沒有象今天這樣,如此地陌生和冷漠,甚至有一種封閉的敵意。他看著那些卑微的小職員或者生意人,竟然羨慕起他們來。為了儉省,他們也許整個白天都得餓著肚子,但到了晚上,他們總會想法給自己和家人弄一頓象樣的晚飯,全家圍坐,慢慢品嘗,把所有的食物吃得精光。他們或許沒有明天,但他們何嘗在乎,他們已經在過著生活中最陶醉最美妙的時光。只不過是對一頓晚餐的向往,便足以讓他們的臉上一整天都泛著奇異而幸福的光。

 

布盧姆踟躇在都柏林的內部,從早上八點到午夜兩點,流浪了十八個小時,這才回家。詹姆斯·喬伊斯據此寫出了煌煌巨著《尤利西斯》。李斯也徘徊在鹹陽街頭,而且起得比布盧姆更早,卻沒有人會為他寫出一部《尤利李斯》。太陽下山,黑暗降臨,心臟寒冷。李斯無可奈何,只能打道回府,還沒邁入家門,遠遠便聽到一片哭聲。

 

李斯挺直腰板,盡量讓自己顯得不可戰勝。他是全家的主心骨,他必須給家人信心。妻子已哭暈過去,兒子李由倒還鎮靜。李由告訴李斯,在他回家之前,秦王便已頒下詔書:水工鄭國為其主遊間於秦,罪在不赦。凡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皆如鄭國,心懷二志,不利於秦而適足為害,令到之日,一切逐之。

 

預感成為現實,李斯反倒鎮靜了下來。他安慰完妻子家人,又自語道,鄭國,看來是幫不到你了,自求多福吧,無論你我。

 

【4、驅逐之路】

 

道士作法,結語每每雲: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以老君之無邊法力,尚需借人間律令以壯聲勢,可見律令之不容抗拒。且說嬴政頒下逐客令,凡六國來秦之人,一切驅逐不論。令下如利刀之割,無能抗者。

 

關於這次逐客行動的規模和進展,《史記》上僅給了兩個字的描述:大索。然而我們不難想象,在這兩個字的背後,是數萬家庭的悲慘命運,是無數外客的心酸憤懣。想當年,他們作著秦國夢,背井離鄉,滿懷希望來到秦國,他們為這個國家拼搏奮鬥,為這個國家交賦服役,臨到末了,卻遭到強行驅逐,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逐客令一下,即日起行,不許延誤。而且,就象今日坐飛機或火車一樣,每位外客都規定了行李限量,不許多帶。是的,他們不僅被侮辱了,而且被搶劫了,他們在秦國多年積攢的財富所有,就這樣被殘酷剝奪。如果搶劫他們的是劫匪,他們還可以奮而反抗,至不濟也可以申冤哭訴、尋求正義。然而,當搶劫他們的是一個國家,而且是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之時,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忍氣吞聲,保持沉默。

 

李斯雖貴為客卿,卻也成了逐客令的犧牲品。事實上,要順利地執行逐客令,李斯也必須被犧牲,畢竟到目前為止,所有外客中以他的官職爵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