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三十年發展——中國國力(第2/3頁)

蘇伊士運河距離尼羅河三角洲可是很近的,距離曼蘇拉要塞更近。拿破侖自然不會跟中國真正的撕破臉皮,派來軍隊突襲這裏,可是伊拉姆和奧斯曼在徹底解決拿破侖之前,也沒辦法組織人手‘增援’運河工程。現在的問題就是,要想保證進度,今年陳漢必須多向那兒派遣員工。

人拿破侖手下的軍隊雖然不多,但鬥志昂揚,野戰能力極強。奧斯曼帝國在天方半島西部沿地中海區域組織兵力,與拿破侖進行了兩次大的會戰,是兩戰皆敗。哪怕第二戰中的奧斯曼軍隊兵力比拿破侖軍兩倍還要多些,但還是落得戰敗。

埃及的戰事還有的要麻煩。

而最後一個方案,就是匯聚上述四策,因地制宜,興辦工業,建設工程,勞工輸出,外加移民對外。就是把四個方案都糅合起來,那裏適應什麽方案就用什麽方案。這個方案或許用不了那麽多的前,但這需要地方和中央投入海量的人力去規劃、管理和監督實施。

陳鳴是最不喜歡‘搶險救災’的。這東西事起突然,數據統計起來太費事太麻煩,光花掉的錢還不算什麽,但用掉的人力精力呢?有的時候陳鳴都想成立一個專門的救災搶險應急部門,或者把災後重建、善後工作也歸入其中。

中央各部門的統計人員可都是陳漢官場的新時代精英。

“朕以為前四策,單行其一,皆只有不足之處,而並行各策,成效最大,花費也最少。未來還可期待著莫大好處。唯一顧慮的就是於中央牽動太大。”

從心底裏講,陳鳴是傾向於第五種方案的。但要做第五種方案,內閣可就有的忙了。後者並不怎麽涉及軍事,可是對內各下屬的各部門來說,就有的麻煩了。

而且還是工作計劃之外的麻煩。

陳漢的財政支出可以做預算,全年的工作可以做計劃,但碰到這種計劃之外的災害,誰也沒辦法。

更重要的是,春旱並不見得是一樁單純的天災,它隨後往往還伴隨著夏澇或者是蝗災。可以預見,承天二十五年的黃淮大平原,是沒得安寧了。

當然了,如果老天爺要使勁的作踐黃淮,那麽拋開道德不談,就現實層面來看,這場天災,以及後續多半會有的其他災害,回為陳漢帶來了一樁莫大的財富,那就是幾百萬‘活動人口’。

這些人要是投入到了工業生產當中,絕對會對社會造成莫大的刺激作用。而即使最後只能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人投入到工業大潮中,也彌足珍貴。

當然了,美洲、南洋、南明州等地肯定會緊盯著這些人不放。這幾年裏,移民工程是越來越疲軟了,很多很多海外的肥沃土地都無人去墾殖。

甚至呂宋、馬來的一些移民還有從農業上流逝的狀況。

這些新土的田稅很低,種田可得溫飽平穩,但得不到富足。在那些地方,想要掙到更多的錢,幾乎就只有挖礦一條路。誰讓這糧價又平穩了下來呢。

現在在南洋,最後得錢的門路不是去種田,而是到礦場挖礦,那比伐木場都能來錢。

某種程度上奴隸制已在呂宋和安南漸漸興起了,一些國人為了獲得廉價勞動力,誘騙甚至捕虜土人為苦力,運到礦上去幹些挖礦背砂一類的低技術勞力活。死了就往礦坑中一扔了事!用起來比國人、日本人、暹羅人等方便多了。

三百萬人受災的大事兒,陳皇帝最先想到的竟不是災民起亂子,而是要收拾‘災害’會廢去他太大的精力。這就好比事情出來了,不是擺得平擺不平,不是陪多少錢,而是要操心受累。這絕對是夠財大氣粗的!

但如今的陳漢就是有這樣的資本。

三十年的發展,以去年的數據為例,陳漢發展了幾十年的海運,截止到承天二十四年,陳漢注冊的海員數量不下五十萬,同時擁有大中小型海船七千艘,總規模超過300萬噸。

本土的人口水準還是處在兩億水準,但城市人口不下4000萬,南京、上海、廣州的人口已經不止是百萬了,而是兩百萬。燕京、武漢的人口也超過了百萬規模。其余的如各省省會和魯山、揚州、天津、煙台等城市,人口多在五十萬以上。

而最能體現陳漢已一只腳步入近代工業社會的數字,就是鋼鐵和煤炭產量。

陳漢一年的鋼鐵產量已經接近了100萬噸,達到了英國的四倍。煤炭產量也在4000萬噸上下,對比英國人的1200萬噸煤炭產量,可以說是絕對超越。

後世人常說,19世紀的國力就看鋼鐵、煤炭,這絕不是簡單的數字。而且隨著輪船和火車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力日益加大,煤炭的產量還會更高。

馬車的底盤,吊機的鐵架,槍炮刀劍,以及蒸汽機為代表的諸多機械,甚至是造船上的用鐵,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一個國家對鋼鐵的需求是無處不在的,就這一條,就能顯現陳漢和歐洲各國國力上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