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現在的社會,現在的中國(第2/3頁)

人在有外債作為壓力的時候,那就總想節省一切的金錢。中國人普遍不喜歡欠債,張家人也是如此。

張大海當然不敢偷稅,可是合理避稅卻是可以做的。這在中國東南地區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雖然中國社會上還沒有專門的會計師事務所來做這一行,在中國,所謂的會計還是很傳統的賬房先生。能夠幫忙‘合理避稅’的人,幾乎全部都在政府的稅務部門。因為現在的中國只有他們一邊對稅務細節了如指掌,並且掌握著專業的算賬技巧,另一邊身上還穿著對口的官皮。

那簡直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而且太平府【蕪湖、當塗】就在南京的西面,往來不需要一天的時間,間隔很近很近。

“你是要我去給……”

沈荃嘴巴都長大了。他很想笑,你張大江能不知道他的底細嗎?他沈荃在稅務系統幹了才兩年啊,還屬於絕對的菜鳥,他哪裏拎得起這個活啊?

雖然這外快來錢很快,但這活兒卻也不是誰都可以拎得出來的。你必須把稅收方面的條條框框全都吃透,不然人家恭恭敬敬的把你請過去了,忙活了半天卻只整出了寥寥的一點來,這就丟大人了。

稅務部門的不少人現在都接私活,因為朝廷沒有做具體的規定嗎。沒有人會放著錢不拿,而且開啟這個源頭的人還是九州商會。

這背後有著什麽樣的盤算,陳鳴不發話,誰也不會主動挑事。

“二哥。你資歷再輕你也是做了兩年的人啊,這裏的道道那還有不明白的?再怎麽著也能減少一些稅不是?我也沒求你一下子就把避稅做到極致,是能省下多少是多少。而報酬,就按市面的規矩來,絕對少不了您一分錢。”

張家兄弟結交的不是現在的沈荃,而是將來的沈荃。只要沈荃能夠在稅務這一塊幹下去,那就是一根不能忽視的人脈。

隨著國朝鼎立,這軍屬的地位伴隨著參軍熱潮的回落,也有了一定的弱化。張家就是靠著張大山和張有財的軍人的身份發家的,可特殊階段過去之後,一切回歸到‘正常’態勢下的中國社會,軍屬變得有點不值錢了。尤其是以已經‘發家致富’的軍屬,畢竟這整個社會上的如此的軍屬太多太多了。倒是那些生活還貧窮的軍屬‘威力’更大一些。

張家人做生意,在軍屬身份不斷變弱的時候就開始編織自家的人情網絡,在東西在眼下的中國再度成為了很關鍵很關鍵的一個社交媒介。張大江因緣巧合的與沈荃結識了,並且打下了不錯的交情,這就是先天上的便易。

南京是距離太平府最近的大城市,也是未來張氏的馬車必須要涉獵的市場,沈荃即使身份一般般,可他有個好哥哥。那是能作為地方優秀官員參加中央政治學院培訓班的人物。

面相憨厚的張大海和張大江兄弟實際上已經把一切都調查好了,別看張大海那個局促模樣,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老實蛋本分人。

這些事情不要說沈荃了,就是在一旁全程觀看的沈源怕也一點沒有察覺。那張家兄弟的表現就像根本才知道有他這個人一樣。

所以啊,千萬別以貌相人,那樣真會吃大虧的。

……

沈源在一旁就這麽看著,面上不漏聲色,心理面卻驚訝極了。這種事兒他不是沒聽說過,可在秦皇島,他卻沒有親眼見過一次。而他這才回到南京的第一天,就直接看到了這種‘傳說中’的合理避稅,南京本來很陌生很模糊的形象在他腦海裏有增添了一筆濃濃的勾勒。

“爹,要是按那張家兄弟口中的市面規矩來說,老二這一個月能多拿多少錢?”張家兄弟帶來的禮錢就足足有500華元。

“老二對我說起過這事兒,張家的那個彈簧作坊一個月能有兩三萬塊的流水,要是加上了馬車生意,怕是數字還要翻倍了。這大大小小的稅加一塊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要有小幾千塊了。”

“老二要是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張家每個月怎麽著也要給個一二百塊。”

這收入加上沈荃的工資已經不比沈源這個當官的俸祿低多少了。而張家的彈簧作坊還只是一個小不點,那些給大商會盤賬的大拿豈不是還要高出十倍、幾十倍的收入?那比起他們的正常工資來就高的太多了太多了。沈源也由此生出了一個不解來。

等到沈荃將張家兄弟送走後回來,沈源就拉著他道:“給公司企業做合理避稅,這收入不低啊。怎麽就沒人專門幹這個?整個南京市場都是公家的人接私活嗎?”這種現象直觀上讓沈源有點接受不了。這是在做第二份工作的節奏啊,還是絕對的高薪水。

“不止是整個南京,上海、寧波、蘇杭、揚州,整個東南都是。”在南中國這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