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去軍校的路上(第2/3頁)

“這就是現代軍隊與古代軍隊的最大區別。也可以說是火槍火炮的出現,讓軍事理論出現的進化。如今各國的強兵最大特點和優勢就是團隊精神,現在軍隊更多是一個集體。強調團隊精神的絕對紀律,依靠它可以產生各種靈活的戰術並高效率地控制軍隊。比如當現敵軍注意力向右翼極大傾斜,一線指揮官可以得心應手地利用這種弱點從背後攻擊而不拘泥於正面右側防守。配合、組織、紀律把全軍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指靠單兵戰力。如果說軍隊是一個殺人機器,現代軍隊對比古代軍隊就是用蒸汽機代替了人力,讓機器的殺傷力表現的更穩定更持久。”

“而軍官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是串聯整個軍隊上上下下的紐帶。現在講究紀律和團結的軍隊裏軍官的重要性更加重要。”

“不管是英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奧地利人、普魯士人,還是我們中國。現在的軍隊都是通過殘酷的體罰和嚴格的訓練讓士兵漸漸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從而形成對命令條件反射式的執行。

用一句大白話說,那就是讓士兵恐懼軍官的懲罰超出死亡的威脅。

現在任何一支強大的軍隊中,士兵對軍棍和皮鞭的畏懼都是根深蒂固的,在戰場上越恐懼就越會機械地執行命令。所以他們能頂著炮火,排列著嚴整的隊型,以緩步行軍走到敵人的陣地前;所以他們能排著整齊到極致的隊伍,在相隔不遠的距離上,對著彼此不停地扣動扳機。即使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也毫無差錯的從事著自己的動作。

古代的軍隊,沒有領軍將領的人格魅力輻射,一支軍隊戰場損失10%就會心生恐懼,戰場損失要是超過20%當場敗退潰逃也不是不可能。

但現在的列強軍隊呢?

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包括我們中國,軍隊普遍能夠承受下20%的損失。

現代軍隊比古代軍隊更能承受戰爭的傷亡代價,一般沖突戰爭的殘酷性也更加的巨大,同時軍隊的損失速度相應的在提高很多。”想想歷史上的拿破侖戰爭,整個歐洲流掉了多少血。“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大批量的、快速的培養出水準線以上軍官的軍事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

現代戰爭可比過去的戰爭更殘酷。

封建軍隊的組織結構不必多說作,個人武勇,憑首級計功、靠搶劫(尤其是遊牧部落)來維持鬥志,所以中國古代的兵法才會屢屢強調有歸師勿遏、圍城必闕的說法,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對手拼命。

而陳鳴眼裏的近代軍隊就沒有這些說法,反正都是消耗品,拼光了拉倒——計算戰爭勝負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都看雙方軍隊的數量和火力密度,當人的密度比子彈的密度更高的時候,那就有更大的幾率贏得戰爭。士兵就是一個個無所謂的數字,是戰場上的一具具沒思想的行屍走肉。

也因為此,近代軍事開始有了更大規模的預備役,動員機制出現並且在整體戰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陳鳴在有了實力之後,對於這個時代的西方軍事是做過一定的了解的。

預備役這東西在西方已經有不少的年頭了,用一個詞匯來具體表述,那就是民兵。但是還沒有哪個國家正式的開始著手預備役。中國可以說是這方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

承天元年,陳鳴就頒布了《預備役條例》。

而上世紀的北美殖民地,當時人們稱民眾武裝為“壁爐旁邊一杆槍”。

陳鳴估計,現代式的預備役制度的雛形應該始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當時的高盧公雞軍隊序列中很悲慘壯烈的存在著大量成建制的民兵,可不就是義務兵役制度麽。到後來老美的預備役以民兵制為基礎,包括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兩大部分,它是國家的第二武裝。而更多地國家的預備役以儲備兵員為主,是常備軍的兵員“蓄水池”。

陳鳴要最大的發揮奧斯曼帝國的戰鬥力麽,總是要掏出一些幹貨的。預備兵役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總部就駐紮在伊斯坦布爾城裏,蘇丹就在禁衛軍眼皮子底下的國家,一個蘇丹如果要真正的去除禁衛軍這一巨大的威脅,那麽建立起一支更強大的軍隊就是必須的。

預備役制度會給奧斯曼蘇丹提供一個很好地機會。這一制度只要被奧斯曼人施行,或許蘇丹親兵的終結就不需要等待遙遠的1826年了。

賽利姆非常恭敬的向陳鳴請教什麽是未來軍隊。因為陳鳴明確的告訴他,他的畢生願望之一,就是能夠跟在閉眼的那一天,看到一支嶄新的中國、軍隊。那顯然不會是退化為古代軍隊的中國、軍隊。

“現在軍隊的戰鬥力依賴於平時嚴格的訓練與要求,士兵們在戰場上湧動的鬥志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於軍規軍紀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