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

針對財政問題,內閣已經連續召開了五次會議,比起其他各項加起來都要多。改革變法的目的是什麽,四個字:富國強兵!更簡單點,就是一個字:錢!

沒有錢誰也玩不轉,出兵對付俺答,唐毅是靠著戰爭債券和借款打下來的,俺答多年入寇,欺淩大明百姓,從皇帝到官員,都一肚子怨氣,無時無刻不想著報仇雪恨。

加上河套關乎毛紡大業,晉商唯有鼎力支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弄到一千多萬兩的銀子,各部人馬也夠給力,速戰速決,還拿下了廣闊的地域,不但填補了虧空,還賺了不少,有了進一步改革軍制的基礎。

這種成功可是難以復制的,要想解決根本問題,還要從稅賦上面下手。

以往為了縮小改革的面,張居正主張將矛頭對準相對容易的田賦,故此推出清丈田畝的措施。

唐毅還有他手下的智囊經過研究,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改革要注重現實沒錯,可也要有長遠的願景,才能說服別人。

就拿清丈田畝來說,士紳們都盯著宗室貴胄,他們不納糧,士紳如何甘心情願割肉。

一項政策不能光靠著強力推行,還要能說服百姓,深入人心。

唐毅自從和張居正喝了一頓酒之後,兩個人的關系熱絡了許多。作為兩個同樣驕傲的男人,想要靠著一頓酒,就彼此交心,成為好朋友,把曾經的恩怨都給忘了,那是扯淡!

不過他們兩個都很明白,陳芝麻爛谷子不是當前最主要的,他們需要緊密合作才能把財政改革推行下去。

連續商討,唐毅和張居正聯手拋出了一份財政改革路線圖,其中的核心精神,就是唐毅提到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朝廷征收賦稅,用來供養官吏,維持軍力,修築城池、道路、河工,賑濟災民,救助孤老……

每一個百姓,不分士農工商,都享受到了朝廷的恩澤雨露,每個人都不能離開朝廷單獨生存,故此,納稅就是每個人都應該擔負的責任……

別小看這一段論述,等於徹底否定了官紳免糧免稅的特權,為了不過分刺激整個士紳集團,唐毅做了進一步的闡釋,這個只是長遠目標。

眼下主要任務有三個方面,第一是清丈田畝,找出藏匿土地,第二項是整頓市舶司,統籌南北關卡,防止關稅流失,第三則是在天津推行商稅試點。

農、商、關稅一起動,無疑是在宣誓所有人都在改革之中,誰也別想跑,至少在表面上是公平的。

這幾年唐學大行其道,一大批信奉心學的開明士紳,還有工商集團,他們對待賦稅的看法和以前並不一樣。

尤其是從事工商業的,他們需要朝廷提供完善的保護,尋找原材料,拓展市場,遇到了糾紛,要有人出來主持公道。

方方面面的需求,而以眼下的衙門編制,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簡言之,就要擴充地方官吏數量,要多養官,就要有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必須要繳納商稅……在報紙的不斷宣揚之下,很多士紳已經接受了,但問題是朝廷吏治敗壞,交上去的銀子,最後也都落到了貪官汙吏的手裏,對他們一點好處也沒有。

唐毅提出在天津試點,正好讓觀望之中的人們有了機會,好好看看,朝廷到底能不能把稅收上來,並且用好了。

“仆早就說過,首輔不過問具體事務,這不是讓我自打嘴巴,壞了規矩嗎!”唐毅為難地說道。

內閣會議上,唐毅不停抱怨。

高拱沉著臉道:“元輔,您不是總說知行合一嗎?唐學是您建立的,征收商稅,整頓海關,您是最熟悉的,除了你,誰還能幹得來?”

張居正也說道:“中玄兄言之有理,三項改革,下官負責清丈田畝,整頓田賦,剩余兩項,都要請元輔一肩扛起,正所謂能者多勞,您可不能推辭。”

你一言,我一語,都往唐毅身上推。

“唉,看來我是跑不了了。”唐毅看了一眼末座的張四維,笑道:“子維,這樣吧,你和戶部尚書張守直一起,去天津考察一番,去年的時候,天津就是清丈田畝,改革賦稅的試點,看看成果如何,田賦和商稅,都是財政的一部分,要做就做得完整,不能只幹一半。以後凡是商稅關稅的事情,就咱們三個負責吧。”

張四維出身豪商之家,對於商業經營,那是門清,張守直在市舶司也幹過,他們兩個協助唐毅,是再合適不過了。

……

財政改革的大旗總算是推開了,唐毅秉持一貫的作風,不緊不慢,和風細雨。至於張居正,就顯得雷厲風行多了。

他將清丈田畝的成績作為今年地方官吏考評的重點內容,並且起用閑了一年多的海瑞,出任應天巡撫,主管南直隸清丈田畝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