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論使民主國家走上或避免走上中央集權道路的一些特殊和偶然的因素[2](第3/5頁)

一場為了讓新人上位來領導民主國家而推翻老舊王朝的革命,可能會暫時地弱化中央政權的力量,但是不管它一開始看起來有多麽混亂,我們都可以毫不猶豫地預言,這場革命最終的必然結果一定是擴大和穩固這個政權的特權。

而在民主社會中達到社會權利集中化的首要條件,從某種方面來說也是唯一必要的條件就是熱愛平等,或者說讓民眾相信你熱愛平等。這樣,原本非常復雜的專制之術,就被簡化了,可以說已經被簡化成了一條單一的原則了。[17]

注釋


[1]附件部分——第四部分。

本章觀點:

1. 當自由存在於平等之前,那麽它就會建立起完全和中央力量極度發展相反的興趣。

2. 當公平在革命的幫助下快速發展的時候,對於中間階段權力的需求就會消失得更快。中央集權化在這時候就變得必須了。

3. 革命讓對於鄰居的憎恨和妒忌變得更加劇烈,並導致高層或低層的階層希望進行中央集權化。

4. 啟蒙和忽視。

5. 戰爭。

6. 混亂。

7. 中央力量的民主屬性。

[在頁邊寫有:新思想。

1. 極度天才。

2. 兩個與革命相關的思想。

3. 在某個人由幾個其他人形成的時候,如美國人。

4. 當民主社會成為古物的時候,政府永遠的野心讓其獲得了長期的優勢,因為民眾不斷變化的希望以及很多(模糊不清的文字)不斷將自己投身其中。]

本章的瑕疵對我而言在於:

1. 理所當然,我給出得最多的也是最廣泛的原因是與某種革命的事件相關的。所以將其分開,提前宣布我將會對這種原因的順序進行處理就是很必要的了。一切的麻煩都是值得的。

2. 有必要將這些原因以一種更佳的順序進行排列,這樣讀者就能更好地從一個轉到另一個上。

在這兩點上我必須進行最後的努力,對它們進行最後的審核。

1839年11月6日。(YTC,CVk,I,第74—76頁)

在一頁草稿上:

筆記對所有的部分都適用,但尤其針對第三部分。

我並不認為在所有章節中尤其是在這個部分中我充分利用了美國,因為本章的主要目標是要討論歐洲是我本章主要的目標,也許有必要更多地展示在美國發生的事情。我給出的是其中發生在某些地方的一小部分,但是也許不止這些,而非像以前所做的那樣講述美國各地的眾多事件,再將其集中到一起,以顯示:

1. 我們必須將聯盟和聯邦區分開來。國家的元素只會存在於聯邦之中。

2. 表明甚至是回憶在哪種狀態下比歐洲的君主制要更加集權化,和在哪種情況下要不那麽集權化一些。政府越大,行政就越小。下面是些我用於引證的第一版內容。[什麽]讓美國的行政的中央集權比歐洲的要更小一些,不講平等考慮在內。

如果我不對讀者闡述清楚美國的情況,那麽讀者就可能會對我的觀點持反對觀點,因為他可能感覺身處雲霧之中,所以就不會思考得太細致,美國看起來似乎提供的是相反的論證。

在復查的時候對所有的論點都進行反映。(草稿,卷2)

[2]在手稿中:

中意集權化的其他原因或某種原因。

在前面的章節中介紹這些內容或將其放入補充章節中。

[在頁邊寫有:也許應標明美國人是如何在某種原因的幫助下脫離權利的過度集中化的。]

殖民地的分散。

沒有外部戰爭。

很少有內部矛盾。

當地政府的傾向。

貴族自由而非貴族融合的原則。

沒有會導致暴力的仇恨權利思想。

1. 上層人士對於集權化感興趣。

2. 所有政治人物的激情導致集權化。

3. 表面的思想。

4. 內部矛盾。

5. 殘余貴族的憎恨。英格蘭。

[所有中意集權化的人都喜歡戰爭,所有戰士都愛著集權。]

6. 統治的民主源頭,民眾或領導者。

7. 社會狀態在沒有絕對君主和自由習慣的情況下,在中央權力的幫助和親睞下民主化。

8. 鄰居的憎恨通過鄰居的貴族觀念而增加。

9. 在貴族階層被驅逐之時建立當地政府的難度。

10. 集權化自身通過存在時間的增長而增長。政府變得更加有力個人變得更加無力。

11. 民眾的啟蒙很小,這將越來越有利於權利。(Rubis,2)

[3]“在我們這個時代產生了一個著名的學派,要將社會中所有的力量都集中於一處。”

“[在同一頁的下面的內容中]如果有人在不讓我知道他們崛起時代的情況下告訴我聖西蒙派的思想的話,我必須承認我會毫不畏懼地說他們誕生自民主時代[國家。]”(本章筆記,草稿,卷2)